听漫废物吧 关注:1,007贴子:62,093
  • 6回复贴,共1

一个新概念:逻辑深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上一个帖子强弱结构引申出来的东西,需要讨论一下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24 12:52回复
    为什么要单独讨论一下,是因为这个概念很容易和脑补混淆
    我举个例子
    什么是脑补
    “孙悟空可以抗住核爆炸的威力,三拳可以摧毁宇宙,这么强的力量肯定需要相同强度的身体,不然自己都扛不住自己的力量,所以孙悟空这种强度的身体不可能会因为缺氧死于太空,因为它可以用气强化身体”
    ↑上面这套逻辑就是脑补,为什么是脑补,是因为这里的逻辑推理在原文漫画里根本就没有,只是有些人接受不了孙悟空得,太空活不了的事实,而给孙悟空的设定编了一些理由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24 13:03
    回复
      2025-07-30 03:53:2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然后我们看下什么叫逻辑深度
      “生命法庭在官方手册里明确存在于所有多元宇宙,且只有一个法庭,然后又已知漫威多元宇宙每一秒钟都会分歧一个新的平行宇宙,所以按照官方的观点来看,所谓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所有可能性都是同时呈现在法庭眼中,因为法庭每一个宇宙都存在,所以理论上来自漫威多元宇宙内的大事件根本不应该存在,法庭可以早就阻止让它一开始不会发生”
      ↑上面这个逻辑推理就是逻辑深度,它不是脑补,因为它的逻辑依据都是官方自己提供的,它只是把官方提供的信息证据进行了逻辑链接一起得到个漫画里不存在的新结论_漫画里法庭从未展现出来这种逻辑深度的表现力,法庭的多元宇宙特征除了所有宇宙唯一外并不明显,它在面对来自多元宇宙内的强敌往往也不是提前扼杀而是事情发展到可以把自己车翻的时候才出手,比如门徒事件就是个例子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6-24 13:09
      收起回复
        明白了脑补和逻辑深度的区别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反对单独几句话描述做等级的玩法了,因为同样的一句话,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逻辑深度很浅,真的就只是字面停留看见类似的就以为是一回事,有的逻辑深度高会推理出新的思路,而这些东西是无法通过简单几句描述而得出结论的
        就像有些人问我不是你说t1模式是道可道非常道吗,为什么漫威的梦之造物主不是了呢
        因为当我说这句话时候脑子里想的是那个可以表现出来反射结构
        而漫威作者写这句话时候表现出来的结构却是t2类型的
        同样的一句话因为逻辑深度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结论
        所以单纯几句话堆砌名词是多强是不靠谱的
        你想搞明白它的名词逻辑深度多强除了依赖表现力来判定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表现力结构就相当于一个证据,可以把概念瞄定,如果不依赖表现力,纯粹设定的逻辑深度可以无限发展,根本无法分出胜负
        例如纯粹名词突破一切,可以打破一切限制没有例外
        纯粹名词全能,可以做到任何事就不能超越全能
        这俩个纯粹名词设定你可以无限逻辑深度互相包含永远扯皮扯不出来个所以然
        原因就在于信息量太少没有表现力证据导致逻辑深度可以任意挖掘,最后也会沦为脑补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6-24 13:18
        收起回复
          我现在先把这个问题摆台面上不要以后出现问题在现补
          @贴吧用户_a4ePyDe @hhx♬ @贴吧用户_QX1b246 @的昵称º @永远与黑暗的暗之深海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6-24 13:20
          收起回复
            简写的话
            脑补:原文里压根没有的描写,为了符合自己预期凭空捏造出来的东西
            逻辑深度:原文里明确描写的东西,但是作者没有深入思考导致你按照作者写的设定描写推理下去会得到不符合作者实际表现
            这就像异世界秒杀外挂作者声称男主角绝对最强被打败就不是他笔下角色
            但其实通过原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到底实际上是表现什么结构
            这个东西是石锤的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6-24 13:26
            回复
              也就是说我们不用担心我们的结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那个事实
              我们只需要保证我们的逻辑深度得到的结论和原作没有明显冲突即可
              如果发现有不符合的地方在看看是哪个思路出了问题
              就这样建立模型,符合不符合原文,符合就继续用,不符合就丢掉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6-24 1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