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贞德》故事杜撰了一个不存在的女性 用她的眼光追随着贞德的脚步
故事不可避免的是个悲剧··因为贞德的命运就是如此 但是在安彦良和笔下
这部被口耳相传的悲剧 变得相当的引人入胜··


转一篇漫评
《贞德》——信念的战士又是一位圣徒啊~~贞德相对于彼得、保罗等人,在大众的印象中恐怕更有人气^^。也许因为她不仅是基督教的殉道圣人,还是富有神秘色彩的巾帼英雄吧?安彦在这个豪华的彩色传奇(广告词^^)里巧妙地以另一位少女艾米鲁的视野追随贞德的足迹:拯救危难的祖国而穿上男装,面见国王,加入军队,领导胜利,遭到审判,被判火刑……一切都好像是贞德的一生。贞德在这个故事开始以前便已死去,然而她活在通篇故事中,活在每一个见过或听过贞德英名的人的意识里。艾米鲁在追随贞德的征途里数次看见贞德向自己显现,贞德反复告诫她“要像我一样,对神的意志绝对相信!” 不同的人同样被贞德的信念深深地影响。艾米鲁的护卫曾经怀疑神的存在,直到见到那位对神深信不疑的少女;昔日与贞德并肩作战如今堕落的男爵,内心祈求神的拯救直到贞德的面容出现在他面前;贞德的忏悔神父目睹了贞德生命最后的时光,认定她是真正的圣女;一直与艾米鲁作对的路易王子在刑场上看见了日夜思慕的贞德后(这倒真的是个奇迹),终于与众和好;更不用说艾米鲁在这不寻常的征途中逐渐深入了贞德的内心,从战斗的艰难、到死亡的威胁,亲身体验到她是如何贯彻自己的坚定信念的,以至最后为贞德平反时她已经自愿抛弃荣誉的头衔,成为了侍奉神的修女。《贞德》的叙事风格显得十分中规中距,安彦似乎暂时将他的“批判现实主义”放到了一边,用一种相当浪漫的笔法叙述贞德的故事(可能有人还觉得不够浪漫吧?可是对于安彦来说已经很浪漫了呀^)最大的不同就是贞德生前的幻象和灵魂多次地在众人面前显现,好像很符合基督教的传统信仰,真的是一个个属于圣徒的神迹。我们在这个圣徒的故事里却极少见到作者对贞德的信仰是如何思考的。但是安彦并非没有思考,相反他为了体味贞德的心理而开始去研究基督教,“我在《贞德》的执笔中常常觉得‘无法描绘耶稣’。一边考虑着贞德·达尔柯究竟是怎样的女性,耶稣的影子就无可避免地出现在眼前。同时期高尾利数先生的著作《耶稣是谁》成为很好的参考,‘无法描绘’渐渐变成了‘能够描绘’。”(这里所提的高尾利数,就是安彦《贞德》之后的作品《耶稣》的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