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对怀化芷江杨公庙学校的学生小兰(化名)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那天刚好是五一小长假后返校的第一天,按照惯例,校领导会在课间操后训话。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校长杨文军站到国旗下,面向操场上的700余名学生,突然“扑通”一声跪下。在一番“慷慨激昂”的训话后,小兰看见校长的眼角有泪水滑了下来;顿时,在场的师生都惊呆了。一些正在聊天的学生安静了下来,一些学生偷偷地笑了。(红网5月22日)
安静下来的学生或许是受到了震撼,而偷偷笑的学生则无疑感觉错愕,可以想象当时师生们各种难以言状的感觉,毕竟跪下来的是校长,人们更多的疑惑是作为校长,他为什么选择向全校师生流泪下跪?这到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思路?
通过新闻的描述我们大致明白了杨文军校长流泪下跪的初衷,杨文军说,现在的学生,条件虽然好了,却没了想读书的动力。在他看来,目前乡镇学校的学生普遍不爱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乡镇学校好学生的流失,“乡镇的好学生都去了县城,县城的好学生去了省城”;另一个就是乡镇学校学生70%是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的缺失造成孤傲、反叛,不懂得感恩。教育专业出身的杨文军决定在学生中进行一次励志教育,这次教育要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心和学习激情。这就有了5月2日的校长下跪事件。
原来校长下跪的主要目的是出于他眼里的“励志教育”,而且有针对性的、有意识的作为一种反传统的教育尝试。杨校长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勇于向全校师生下跪,其心可嘉,毕竟他所在的并非那些拥有完善教育资源的城市中学,面对的也是一群来自乡镇的留守儿童。但真正让他心急如火的还是最近的一次怀化初三学生仿真考试有关,那次考试,杨公庙的学生考得不理想,再加上有些学生不听话、无心学习,惹得校长生气。按老师的说法,这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直接刺激了刚刚到任的杨校长,而他到杨公庙担任校长之前,在一所中专工作了七年,那里的一些学生“不学习,抽烟、喝酒、打牌,染上了不好的习气”,他不希望现在的学生也走上这样的路。
由此可见,杨校长向全校学生下跪,根本原因还是基于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分数的追逐,仍然还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异化;当然他也是无奈的,毕竟分数才是当前教育体制下彰显学校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平的几乎唯一的标准,围绕这个整体分数指标,以及将来学生升入重点高中的升学率,直接关系到新到任校长的工作业绩,不急才怪了。如何让这所乡镇中学的学生提高成绩,当然除了教学水平或硬件资源外,另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加自觉的学习,自觉的明白分数的重要性;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杨校长才出此下策,突然在国旗下含泪向全校师生下跪,并慷慨陈词,陈的什么词并不重要,这一跪,显然吓到了不少老师和孩子,在一向崇尚师道尊严的中国传统社会里,莫说校长,就是老师向学生下跪,恐怕也会让大多数人难以适应,更不可能接受。
我不赞成校长向学生下跪,并非怀疑校长对自己职业的不敬,相反这一跪至少彰显出他是一个敬业的校长,一个在对教育的独立思考的校长,更是一个懂得关心爱护学生的校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尊重他。但另一方面,校长下跪,或许只能感动那些本来就学习认真或相对听话的孩子,能刺激他们发奋,但对那些本来就顽劣的学生而言,校长一跪,除了让学生窃笑之外,校长在学生面前应有的尊严却成了笑柄,这或许也会让不少老师感觉难堪,有学生甚至会认为,校长都向我们下跪,你老师又算神马?
所以从中国教育的传统和社会现实出发,校长向学生下跪并不可取,不论其期望达到的目的有多么堂皇,都是有失风范、有失尊严的举措,毕竟对应试教育的思考可以有更多的实践,作为校长,更多的教育思考应该是培养学生更健康的人格,尤其是培养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能以健全的人格和尊严适应社会,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要通过大学教育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当那些学生看到,自己的校长都可以为了升学率随意的放弃尊严下跪,他教育出来的学生将来能站得直吗?值得怀疑,更值得思考
安静下来的学生或许是受到了震撼,而偷偷笑的学生则无疑感觉错愕,可以想象当时师生们各种难以言状的感觉,毕竟跪下来的是校长,人们更多的疑惑是作为校长,他为什么选择向全校师生流泪下跪?这到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思路?
通过新闻的描述我们大致明白了杨文军校长流泪下跪的初衷,杨文军说,现在的学生,条件虽然好了,却没了想读书的动力。在他看来,目前乡镇学校的学生普遍不爱学习,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乡镇学校好学生的流失,“乡镇的好学生都去了县城,县城的好学生去了省城”;另一个就是乡镇学校学生70%是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的缺失造成孤傲、反叛,不懂得感恩。教育专业出身的杨文军决定在学生中进行一次励志教育,这次教育要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心和学习激情。这就有了5月2日的校长下跪事件。
原来校长下跪的主要目的是出于他眼里的“励志教育”,而且有针对性的、有意识的作为一种反传统的教育尝试。杨校长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勇于向全校师生下跪,其心可嘉,毕竟他所在的并非那些拥有完善教育资源的城市中学,面对的也是一群来自乡镇的留守儿童。但真正让他心急如火的还是最近的一次怀化初三学生仿真考试有关,那次考试,杨公庙的学生考得不理想,再加上有些学生不听话、无心学习,惹得校长生气。按老师的说法,这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直接刺激了刚刚到任的杨校长,而他到杨公庙担任校长之前,在一所中专工作了七年,那里的一些学生“不学习,抽烟、喝酒、打牌,染上了不好的习气”,他不希望现在的学生也走上这样的路。
由此可见,杨校长向全校学生下跪,根本原因还是基于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分数的追逐,仍然还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异化;当然他也是无奈的,毕竟分数才是当前教育体制下彰显学校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平的几乎唯一的标准,围绕这个整体分数指标,以及将来学生升入重点高中的升学率,直接关系到新到任校长的工作业绩,不急才怪了。如何让这所乡镇中学的学生提高成绩,当然除了教学水平或硬件资源外,另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加自觉的学习,自觉的明白分数的重要性;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杨校长才出此下策,突然在国旗下含泪向全校师生下跪,并慷慨陈词,陈的什么词并不重要,这一跪,显然吓到了不少老师和孩子,在一向崇尚师道尊严的中国传统社会里,莫说校长,就是老师向学生下跪,恐怕也会让大多数人难以适应,更不可能接受。
我不赞成校长向学生下跪,并非怀疑校长对自己职业的不敬,相反这一跪至少彰显出他是一个敬业的校长,一个在对教育的独立思考的校长,更是一个懂得关心爱护学生的校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尊重他。但另一方面,校长下跪,或许只能感动那些本来就学习认真或相对听话的孩子,能刺激他们发奋,但对那些本来就顽劣的学生而言,校长一跪,除了让学生窃笑之外,校长在学生面前应有的尊严却成了笑柄,这或许也会让不少老师感觉难堪,有学生甚至会认为,校长都向我们下跪,你老师又算神马?
所以从中国教育的传统和社会现实出发,校长向学生下跪并不可取,不论其期望达到的目的有多么堂皇,都是有失风范、有失尊严的举措,毕竟对应试教育的思考可以有更多的实践,作为校长,更多的教育思考应该是培养学生更健康的人格,尤其是培养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能以健全的人格和尊严适应社会,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要通过大学教育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当那些学生看到,自己的校长都可以为了升学率随意的放弃尊严下跪,他教育出来的学生将来能站得直吗?值得怀疑,更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