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洋子吧 关注:33贴子:318

回复:最近在书店找到的关于小川洋子早期作品论文一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代产业革命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文明,比如:抽水马桶的使用。垃圾的清理、完善的下水道系统等等,它使现代人追求洁净的生活方式成为可能。而现代工业的高度发达,又使得社会分工更加精细,给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有时甚至可以说现代人生活在一个“人工”的世界,在生活中常常与机器以及电脑等各种电器为伍,总之,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无机化、无菌化,从某种角度来看,现代人也越来越远离支撑自己的土地,出现了人与维持其生存的世界逐渐分离的倾向。对生活洁净化的极端追求就有可能产生“洁癖”的极端心理。作者在描写现代人洁癖心理的同时,也写出了他们心中的无奈。虽然在生活中或许可以找到极其洁净的空间(比如:作品中“完美”的病房),但作为动物而存在的人体自身却无法做到真正的洁净化、无机化。人的吃饭、睡觉、排泄、生殖等一系列“生”的活动都是与这种洁净化的追求相背离的。有机地身体是会变化、会消失的“我”对身体的这种“有机性”已经不能容忍了,希望身体变成像“玻璃工艺品”似的“无机物”。然而,停止一切“生”的活动以后,人就会像弟弟那样走向“死”的世界,这是“我”无法解决的矛盾,也是“我”感到十分痛苦的根源。


30楼2016-06-27 14:59
回复
    笔者认为《完美的病房》这部作品把现代文明完全形象化了,它通过纤细、敏锐、栩栩如生的语言展现了现代女性病态的心理感觉。但是,作者本人并没有通过作品去分析产生这种病态心理的社会根源。从这一点来看,《完美的病房》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法,体现出现代小说的特点,它并不着力于言说一个精彩的故事,也不去深究现代人产生病态心理的根源,而是用敏锐的几乎透明的语言去描摹现代文明,并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现代女性纤细而病态的心理世界。


    31楼2016-06-27 15:27
    回复
      总之,对于“我”来说,S医师是一个抽象的,虚幻的影像的存在。他没有明确的性格特征和实际标签。换言之,他是一个可根据“我”的喜好、在空想世界中能够变样的存在。他的存在给人一种真实感的缺乏。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反而映衬出“我”的精神世界是如此的贫乏和封闭。


      33楼2016-06-27 15:42
      回复
        “我”对一切“有机物”以及与“生”有关的一切变性的东西干道厌恶,恨不得早一刻离开这样的现实世界。所以,与现实世界隔绝、没有生活气味、没有变化的洁净病房倒使“我”感觉相当完美,封闭于这样的世界“我”的内心感到很安详和自在,然而,病房又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从表面上看,或者说眼睛所看到的病房的外部世界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作为病房的中心——弟弟的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逐渐走向死亡。虽然“我”对一切变性的“有机体”感到厌恶,但对货真价实的“有机体——弟弟的病体却产生了与厌恶完全不同的别样的感情,就像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


        34楼2016-06-27 15:42
        回复
          【很多种不同的心情涌上来使我感到苦闷,可怜、绝望、无奈、孤寂,这些全部掺杂在一起,变成了不鲜明的颜色。】
          弟弟逐渐衰弱,消失“生”的身体使“我”感到极其痛苦和悲哀,“我”对弟弟濒临死亡感到十分恐惧和不安。而能够把“我”从这种痛苦和不安的情绪中拯救出来,使“我”从“死”的世界走向“生”的世界回归的吗“我认为只有S医师那象征着生命的结实的肌肉。


          35楼2016-06-27 15:46
          回复
            初次靠近S医师谈话时,“我”想“如果他的身体被淋湿的话,一定很美吧”。后来我们俩谈论弟弟的事情时,“我”又常常联想到S医师健康的肌肉、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
            【即使是讲到自己心里最凄惨的感觉时,我也仍然在心里想象他那游泳选手般肌肉的美妙之处。我对心中的那种形象感觉愉悦的同时,又陷入对弟弟特别同情的痛苦之中。】


            36楼2016-06-27 15:47
            回复
              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使“我”感觉愉悦的S医师的肌肉只是一种意象,是离开现实、缺乏真实感的“我”的心中的意象。这种意象在自己的弟弟和丈夫身上都是看不到的。S医师的存在如同洁净的病房一样是完美的。
              小说的结尾是在弟弟去世前的某一个雪夜,难以承受痛苦的“我”唐突地向S医师提出了无理的请求。“我”说:“请你用胸口的肌肉拥抱我,好吗?”“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只是希望你能紧紧地拥抱我。”当“我”被他温暖的肌肉完全紧拥时,“我”忍不住泪流满面,他那“温暖、安全、宁静、肉感”的胸怀使“我”感到心灵的安慰。


              37楼2016-06-27 15:47
              回复
                【我还没有习惯像这样只是在记忆中与弟弟相会,怎样处理那些涌上心头的怜悯之情才好呢?我一点也不知道。就像淤血缠绕凝固起来似的,怜悯的块垒在肋骨里不断地变大。于是,为了不让它“嘭”的一声破裂,我一动不动地镇定自己的呼吸,然后,只是静静地哭泣。】


                40楼2016-06-27 15:48
                回复
                  用“蛔虫”来比喻“半熟的鸡蛋黄”,用“脑浆”来比喻“酸奶”,用“啃咬、吞咽下唇膏”来形容恶心想吐的感觉,这样的比喻既有贴切之处,又有小川洋子的特色,目的就是自然地唤起读者对肮脏的洗碗池的厌恶之情。
                  【我只是看着她那不停唠叨的嘴唇,唇膏即将剥落的嘴唇,,肉色暗淡的嘴唇。因此,即使是现在也能准确地想起它的轮廓和褶皱的纹路。它就像两条臭烘烘红的蛆虫在灰暗肮脏的地方并排排列蠕动着似的。】


                  42楼2016-06-27 15:49
                  回复
                    最后有作者的参考文献,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45楼2016-06-27 15:51
                    收起回复
                      哦哦来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6-06-27 17:45
                      回复
                        来了,才看到。。。


                        47楼2016-07-08 2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