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是个老好人?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类人,他们总是特别友好,对朋友提出的帮忙,有求必应,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外界的评定上时,他就会不停的去证明自己。
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这种人宁肯放弃自己的利益,也要维护好与别人的关系。他害怕关系的破裂,害怕被否定。相反却总想博得他人的好感,获得别人的肯定。所以他在与这个世界互动过程中,就会自然的形成这样一种模式。这种人的处事风格似乎是傻傻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关系中的现实利益视而不见,他只是害怕自己是不好的,似乎在背后永远有一双眼睛在监察着他。幼年时期,自己如果是不好的,就会被抛弃,有死亡的威胁。正是这种深深的对存在本身死亡的恐惧,从而促使他在人格层面上做出适应的调整,以此来确保自己能更好的生存。所以这种讨好他人的模式本是自己的一种防御措施。在幼年时是有其适应意义的。但长大后,虽然周围环境改变,自己也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可这无意识的防御模式却稳固的保留了下来。成为老好人背后的动机可能与个人善良与否关系不是太大,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维护自己那脆弱的自尊,想从别人那获得那可怜的肯定罢了。与其说他是在帮别人,倒不如说是别人给他机会让他来创造自我价值感。你不能单纯的以一个人是否做好事来评定他是否就是一个好人。同样是做好事但可能背后的动机迥然不同。有的的确道德感超强,心地善良。再一种就是上面讲的老好人。
什么是好人呢?一个自认为自己不好,却做了一辈子的好事来证明自己是值得别人爱和肯定的人属于好人吗?人们向来只关心行为结果,而背后的原因却总懒得琢磨。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类人,他们总是特别友好,对朋友提出的帮忙,有求必应,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外界的评定上时,他就会不停的去证明自己。
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这种人宁肯放弃自己的利益,也要维护好与别人的关系。他害怕关系的破裂,害怕被否定。相反却总想博得他人的好感,获得别人的肯定。所以他在与这个世界互动过程中,就会自然的形成这样一种模式。这种人的处事风格似乎是傻傻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关系中的现实利益视而不见,他只是害怕自己是不好的,似乎在背后永远有一双眼睛在监察着他。幼年时期,自己如果是不好的,就会被抛弃,有死亡的威胁。正是这种深深的对存在本身死亡的恐惧,从而促使他在人格层面上做出适应的调整,以此来确保自己能更好的生存。所以这种讨好他人的模式本是自己的一种防御措施。在幼年时是有其适应意义的。但长大后,虽然周围环境改变,自己也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可这无意识的防御模式却稳固的保留了下来。成为老好人背后的动机可能与个人善良与否关系不是太大,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维护自己那脆弱的自尊,想从别人那获得那可怜的肯定罢了。与其说他是在帮别人,倒不如说是别人给他机会让他来创造自我价值感。你不能单纯的以一个人是否做好事来评定他是否就是一个好人。同样是做好事但可能背后的动机迥然不同。有的的确道德感超强,心地善良。再一种就是上面讲的老好人。
什么是好人呢?一个自认为自己不好,却做了一辈子的好事来证明自己是值得别人爱和肯定的人属于好人吗?人们向来只关心行为结果,而背后的原因却总懒得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