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湖南足球队组建
1973年,全国联赛第6名
1975年,全运会第8名
1985年,乙级联赛亚军,升上甲级
1989年,降回乙级
1992年,湖南汽贸队获中乙第四名,升入甲B。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湖南终于有第一支男足甲B球队湖南金象。当年最后一轮击败火车头队保级成功,获联赛第8名。
1995年,前两轮比赛后,湖南金象退出,第三轮弃赛,第四轮联赛球队改名“湖南莱孚”。第十七轮比赛,湖南莱孚主场对火车头1:1打平时,主场球迷冲入看台,引**乱。中国足宣布比赛无效,两队择日重赛,对长沙赛区罚款1万元,暂停莱孚队主场资格两场,最终以第12名降入乙级。
1996年,湖南莱孚被分在南区B组,从小组出线。决赛阶段被分在C组,三战皆负,未能出线。
1997年,湖南莱孚被分在中区,最终3胜1平6负积10分排第5,未能出线。
1998年,湖南莱孚被分在中南区,未能出线,最终解散。同年9月,原湖南省足球协会主席杨国柱发起组建“湖南青年足球队”
2001年,12月21日,湖南金果实业足球俱乐部成立,主场设在衡阳
2002年,湖南金果参加了全国乙级联赛,打进前12名但未能获得升甲资格。
2003年,金果退出,球队被转卖并改名益阳科力远,但未参加2003年乙级联赛。同年元旦,湖南青年足球队改组为湖南五强虹道足球俱乐部,该俱乐部以发展青少年足球为重点,并组织两支球队分别备战2003年“五城会”和2005年“十运会”。
2004年,1月,湖南省科力远集团下属公司湖南威远实业有限公司与重庆力帆达成了转让协议,湖南方面以接近2000万人民币的价格将球队买下,组队参加2004年的中甲联赛。至此,湖南省在告别中国职业足球近十年后终于重回中国职业足坛。最初球队的命名为湖南科力足球俱乐部,并将当时的湖南五强虹道和益阳科力远两家中乙俱乐部合并,1月15日,湖南湘军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告成立,成为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始创球队之一。但湖南湘军因为实力不济,俱乐部管理不善而导致以保级为目标的苦战,最终成功保级。
2005年,由于哈尔滨国力被足协取消中甲资格,使得该赛季湖南湘军没有降级之忧。可是,球队的排名却一直居于末两位,遭到众多球迷的不满。同时财政危机也导致湘军多次面临被强行降级或者解散的危急情况,10月,湖南山川速生丰产林工程有限公司接手湘军俱乐部。
2006年,1月9日,湖南科利远高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转让湘军俱乐部给湖南山川速生丰产林工程有限公司,3月6日,因为欠薪问题没有妥善解决,湘军俱乐部办公室被部分球员和球员家长打砸。激愤的球员及其家长认为山川湘军是“骗子公司”,中甲联赛以15分降级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为保留湖南职业足球的命脉,球队于2006年12月26日正式被湖南省体育局接手并重新整合,并从球迷方面筹集300万元经费准备参加次年的中乙联赛,球队被正式易名为湖南湘涛足球俱乐部。
2007面,易名湖南湘涛足球俱乐部首次参加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并将俱乐部首次实现“本土化”,当年26名队员中有25名是湖南人。在南区取得第3名,进入淘汰赛第一轮,结果被山东大学足球队淘汰,未能冲甲成功。
2008年,在湖南省足协的支持下,俱乐部筹资600万用于冲甲需要。球队打入淘汰赛第二轮,结果两回合以总比分1:5惨败于天津火车头,再次冲甲失败。
2009年,整装待发的湖南湘涛队开始第三次冲甲。11月26日,中乙总决赛四强战次回合打响,湖南湘涛队与北区冠军北京八喜交手,在首回合中双方上演了进球大战,北京八喜4-3险胜湖南湘涛。第二回合湖南湘涛5-3逆转北京,总比分8-7获胜,成功冲甲。而在两天后的总决赛上,湖南湘涛点球大战5:3力克湖北绿茵,登顶中乙冠军宝座。
2010年,升级后首次征战中甲联赛,湖南湘涛一度领跑,半程过后排列第二,但下半程后劲不足,最终以第六的成绩圆满结束了球队历史上的中甲元年。升班马湖南湘涛差点创造凯泽斯劳滕式的神话。
2011年,俱乐部正式宣布启用全新队徽,这也是湖南湘涛俱乐部历史上所采用的第四版队徽。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打了部分比赛后,主场迁回东风体育场,后又将主场迁至了中南大学的新体育场。最终,湘涛队取得了当年中甲联赛的第4名。同时,外援布朗,以14个进球获得了中甲最佳射手。董方卓转会湘涛。
2012年,李京蔓辞去俱乐部经理职务,并出现了8连败,主场在中南大学打了部分比赛后迁至益阳奥体中心,最终获联赛第11名。
2013年,主场回归贺龙体育中心,发布《湘涛贺龙主场票务执行方案》,宣布结束“免费看球”开始收取门票,球队入驻益阳基地,最终获联赛第12名。
2014年,主场迁回中南大学,取消门票收费,重回免费看球时代。湘涛队在“湘鄂德比”中2比1战胜武汉卓尔,这也是湘涛队首次在主场战胜对手。最终获联赛第6名。
1973年,全国联赛第6名
1975年,全运会第8名
1985年,乙级联赛亚军,升上甲级
1989年,降回乙级
1992年,湖南汽贸队获中乙第四名,升入甲B。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湖南终于有第一支男足甲B球队湖南金象。当年最后一轮击败火车头队保级成功,获联赛第8名。
1995年,前两轮比赛后,湖南金象退出,第三轮弃赛,第四轮联赛球队改名“湖南莱孚”。第十七轮比赛,湖南莱孚主场对火车头1:1打平时,主场球迷冲入看台,引**乱。中国足宣布比赛无效,两队择日重赛,对长沙赛区罚款1万元,暂停莱孚队主场资格两场,最终以第12名降入乙级。
1996年,湖南莱孚被分在南区B组,从小组出线。决赛阶段被分在C组,三战皆负,未能出线。
1997年,湖南莱孚被分在中区,最终3胜1平6负积10分排第5,未能出线。
1998年,湖南莱孚被分在中南区,未能出线,最终解散。同年9月,原湖南省足球协会主席杨国柱发起组建“湖南青年足球队”
2001年,12月21日,湖南金果实业足球俱乐部成立,主场设在衡阳
2002年,湖南金果参加了全国乙级联赛,打进前12名但未能获得升甲资格。
2003年,金果退出,球队被转卖并改名益阳科力远,但未参加2003年乙级联赛。同年元旦,湖南青年足球队改组为湖南五强虹道足球俱乐部,该俱乐部以发展青少年足球为重点,并组织两支球队分别备战2003年“五城会”和2005年“十运会”。
2004年,1月,湖南省科力远集团下属公司湖南威远实业有限公司与重庆力帆达成了转让协议,湖南方面以接近2000万人民币的价格将球队买下,组队参加2004年的中甲联赛。至此,湖南省在告别中国职业足球近十年后终于重回中国职业足坛。最初球队的命名为湖南科力足球俱乐部,并将当时的湖南五强虹道和益阳科力远两家中乙俱乐部合并,1月15日,湖南湘军足球俱乐部正式宣告成立,成为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始创球队之一。但湖南湘军因为实力不济,俱乐部管理不善而导致以保级为目标的苦战,最终成功保级。
2005年,由于哈尔滨国力被足协取消中甲资格,使得该赛季湖南湘军没有降级之忧。可是,球队的排名却一直居于末两位,遭到众多球迷的不满。同时财政危机也导致湘军多次面临被强行降级或者解散的危急情况,10月,湖南山川速生丰产林工程有限公司接手湘军俱乐部。
2006年,1月9日,湖南科利远高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转让湘军俱乐部给湖南山川速生丰产林工程有限公司,3月6日,因为欠薪问题没有妥善解决,湘军俱乐部办公室被部分球员和球员家长打砸。激愤的球员及其家长认为山川湘军是“骗子公司”,中甲联赛以15分降级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为保留湖南职业足球的命脉,球队于2006年12月26日正式被湖南省体育局接手并重新整合,并从球迷方面筹集300万元经费准备参加次年的中乙联赛,球队被正式易名为湖南湘涛足球俱乐部。
2007面,易名湖南湘涛足球俱乐部首次参加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并将俱乐部首次实现“本土化”,当年26名队员中有25名是湖南人。在南区取得第3名,进入淘汰赛第一轮,结果被山东大学足球队淘汰,未能冲甲成功。
2008年,在湖南省足协的支持下,俱乐部筹资600万用于冲甲需要。球队打入淘汰赛第二轮,结果两回合以总比分1:5惨败于天津火车头,再次冲甲失败。
2009年,整装待发的湖南湘涛队开始第三次冲甲。11月26日,中乙总决赛四强战次回合打响,湖南湘涛队与北区冠军北京八喜交手,在首回合中双方上演了进球大战,北京八喜4-3险胜湖南湘涛。第二回合湖南湘涛5-3逆转北京,总比分8-7获胜,成功冲甲。而在两天后的总决赛上,湖南湘涛点球大战5:3力克湖北绿茵,登顶中乙冠军宝座。
2010年,升级后首次征战中甲联赛,湖南湘涛一度领跑,半程过后排列第二,但下半程后劲不足,最终以第六的成绩圆满结束了球队历史上的中甲元年。升班马湖南湘涛差点创造凯泽斯劳滕式的神话。
2011年,俱乐部正式宣布启用全新队徽,这也是湖南湘涛俱乐部历史上所采用的第四版队徽。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打了部分比赛后,主场迁回东风体育场,后又将主场迁至了中南大学的新体育场。最终,湘涛队取得了当年中甲联赛的第4名。同时,外援布朗,以14个进球获得了中甲最佳射手。董方卓转会湘涛。
2012年,李京蔓辞去俱乐部经理职务,并出现了8连败,主场在中南大学打了部分比赛后迁至益阳奥体中心,最终获联赛第11名。
2013年,主场回归贺龙体育中心,发布《湘涛贺龙主场票务执行方案》,宣布结束“免费看球”开始收取门票,球队入驻益阳基地,最终获联赛第12名。
2014年,主场迁回中南大学,取消门票收费,重回免费看球时代。湘涛队在“湘鄂德比”中2比1战胜武汉卓尔,这也是湘涛队首次在主场战胜对手。最终获联赛第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