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过完年后过了这么久才有机会组局,而且一喝就连续喝了两天,不过疫情没有结束也还是不能松懈,大家都是戴着口罩喝酒的
这次有幸面基了新的酒友,也领略了一番在大酒店套房里用小吃、外卖配红酒的风情
依旧还是盲品局,第一天的酒都比较典型,基本都盲出来了
第一瓶喝的是2011年的桑雅,虽然我喝过的智利酒也不算多,但是那股浓厚的青椒生青味和偏甜美的果味,直接就让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了新世界-智利的字样,因为标准是WS500,而我知道的智利酒中超500的也就那几个,所以在我的一番循循套话之下套出了桑雅的真面目
虽然我之前没喝过桑雅,但认识的酒友中喝过的不少,在我印象中的评价应该是更为甜美和优雅的,也算了打破了桑雅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向往
这瓶桑雅可能因为年份较久而保存条件不好,口感有点不平衡,偏酸且有点铁锈味,虽然醒酒后香气口感等有所变化,绝不能说是差酒,但可惜离我预期的水准还是有差距。
第二瓶喝的是2017年的某个村级的勃艮第红(勃艮第我基本都不认识,不打算入坑,水太深了
),这酒倒出来颜色一看就偏淡,一闻那一股花果香,再瞄一眼盲品袋下的大肚子瓶型,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勃艮第三个字
虽然这款酒均价不高,不过在三瓶红里面也是最讨喜最符合我口味的了,各方面都中规中矩,不过醒酒后稍微有点意大利酒的草药味,让后来的两位小姐姐盲成了意大利,如果让我后来再闻可能也没法靠香气猜出来是勃艮第,也算是比较神奇的一款酒。
第三瓶喝的是我带的12年的宝娇珍藏,我提前醒了一个小时的酒,刚开始盲的时候酒友闻香以为跟他带的一样都是勃艮第,不过一喝进口就知道是意大利了,这个酒香气复杂,确实也有点花果香,不过草药味也还是明显的,口感就和香气差得太远了,单宁和酸度都很强,虽然不粗糙,但也是属于重口的酒了。醒酒后花果香变淡,草药味更突出,口感也是像波浪线一样不断波动,被酒友形容为是高级的酒
最后一瓶是本来酒友不打算开的14年的勃艮第一级园干白,据说是他本人都不舍得喝的好酒,被我们磨出来了(虽然后面打脸
)因为刚拿出来的没有去掉酒帽,被我看到是法国的了,根据瓶型也就猜到是勃艮第了,不过我喝过的勃艮第白是真的太少,所以根据闻香判断不出啥,让我猜我可能会猜是新西兰长相思。香气方面能闻出是芳香型品种,但不会太爆炸和单调,口感较为圆润,余味浮酸,总体来说是一支不错的白葡萄酒,但带酒的酒友说他以前喝的这个庄的村级更为清爽,这个酒不是他喜欢的类型,还用了美女来做比喻
不过对我来说我也是更喜欢那种干净、清爽的白葡萄酒。
今天就先写到这了,突然想起来要发个帖还耽误我睡觉😴也就不像以前那样写些品鉴的酒评了,明天睡醒再写一下后面四瓶的酒评,其中有一瓶酒还挺出乎人意料的🤗





第一瓶喝的是2011年的桑雅,虽然我喝过的智利酒也不算多,但是那股浓厚的青椒生青味和偏甜美的果味,直接就让我脑海中就浮现出了新世界-智利的字样,因为标准是WS500,而我知道的智利酒中超500的也就那几个,所以在我的一番循循套话之下套出了桑雅的真面目


第二瓶喝的是2017年的某个村级的勃艮第红(勃艮第我基本都不认识,不打算入坑,水太深了


第三瓶喝的是我带的12年的宝娇珍藏,我提前醒了一个小时的酒,刚开始盲的时候酒友闻香以为跟他带的一样都是勃艮第,不过一喝进口就知道是意大利了,这个酒香气复杂,确实也有点花果香,不过草药味也还是明显的,口感就和香气差得太远了,单宁和酸度都很强,虽然不粗糙,但也是属于重口的酒了。醒酒后花果香变淡,草药味更突出,口感也是像波浪线一样不断波动,被酒友形容为是高级的酒

最后一瓶是本来酒友不打算开的14年的勃艮第一级园干白,据说是他本人都不舍得喝的好酒,被我们磨出来了(虽然后面打脸


今天就先写到这了,突然想起来要发个帖还耽误我睡觉😴也就不像以前那样写些品鉴的酒评了,明天睡醒再写一下后面四瓶的酒评,其中有一瓶酒还挺出乎人意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