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600贴子:2,996,827

回复:道德经解读之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1,不尚贤,使民不争。
尚,通见,显露,显摆,炫耀。
贤,贤能,智慧。
使,役使,驱使,使唤,管理,治理。这里不是让的意思。
主语是圣人。
圣人不使用自己的智慧,用不与民争利的方法管理民众。
尚贤,显露自己的智慧,就是使用自己的智慧。只有使用自己的智慧,才能让民众看见自己的智慧。认为自己比民众更有智慧,就是要民众听从自己的指挥,这就干涉了民众。通知者干涉民众的目的只有一个:与民争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IP属地:湖南删除48楼2024-10-22 08:47收起回复
椰胡漂泊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真理。


IP属地:湖南46楼2024-10-22 10:22
回复
    不尚贤,使民不争
    如果这样翻译、理解:不崇尚贤能的人,让民众不争当贤能的人。
    这显而易见是错误的,是反智。
    任人唯贤。一个群体,谁不想要一个贤能的首领?只有贤能的首领,才能给群体带来更多的好处。
    这是常识。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
    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如果让民众推举首领,民众一定会推举贤能的人。
    民众之间正当的竞争,有什么错?只会推动社会发展,只会提高生产力。
    不正当的竞争、争抢,是为妖,吾执而杀之,孰敢?


    IP属地:湖南47楼2024-10-22 10:23
    回复
      不尚贤,使民不争
      如果将贤理解为钱、钱财。
      如果这样翻译:不崇尚钱财,让民众不为钱财而竞争、争抢。
      这同样显而易见是错误的。
      钱财,谁不爱?
      正当的竞争,只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比如,多劳多得。
      而不正当的竞争,前面说过了。
      民众不想要更多的钱财,是不可能的。
      要民众不崇尚钱财,是不可能的,是违背常识的,是反智的。
      只有圣人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个人严格要求自己,不崇尚钱财,这是可能的。比如,教员。


      IP属地:湖南48楼2024-10-22 10:23
      回复
        不尚贤,使民不争
        圣人不显露自己的智慧,圣人不使用自己的智慧。
        圣人是最高通知者,是治国的。
        圣人不使用自己的智慧,就是不用自己的智慧治国。治国就是治民。
        这和后面章节里的不以智治国是一致的。
        IP属地:湖南删除51楼2024-10-22 09:20收起回复
        椰胡漂泊者: 这里是道德经里第一次出现不争的词语。删除 | 2024-10-22 09:23回复
        椰胡漂泊者: 不争,是指圣人不与民争利,不是指民众之间的竞争、争抢。删除 | 2024-10-22 09:25回复
        椰胡漂泊者: 不争,就是无为。不,无,是一个意思。争,是为。


        IP属地:湖南49楼2024-10-22 10:24
        回复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主语是圣人。
          贵,宝贵,宝贝。
          货,财货。
          圣人不将难得的财货当作宝贝,管理民众而不盗取民众的财货。
          盗取民众的财货,就是与民争利的另一种说法。
          民众,谁不把财货当作宝贝?谁不宝贵财货?
          但民众偷盗的,有多少?不偷盗的有多少?
          比如,秦国的商鞅变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众别说偷盗了,路上别人掉的东西都不敢捡。民众会反对禁止盗窃、惩罚盗窃吗?只会支持。
          民众宝贵财货,但知道不能盗窃。这是常识。
          所以,理解为:不宝贵难得的财货,让民众不偷盗。这显而易见是错误的。
          一,民众不可能不宝贵难得的财货。这是常识。
          二,民众知道不能偷盗。偷盗的,只是极少数人。这是常识。


          IP属地:湖南50楼2024-10-22 10:25
          回复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这一句,和上一句是同一个意思。
            不为盗,就是不争。


            IP属地:湖南51楼2024-10-22 10:25
            回复
              3,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见,显露,显摆,炫耀。与尚是同一个意思。
              可,可以。
              欲,欲望。
              圣人不显露出想要获得更多的财货的欲望,管理民众才会心 不乱、才会不失去理智。
              什么欲望?想要获得更多的财货的欲望。
              最高通知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财货,是很容易的事。这是可以办到的。因此是可欲。
              心不乱,是圣人心不乱。
              最高通知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财货,财货哪里来?只有抢夺、盗取民众的财货,只有与民争利。
              为什么要心不乱?
              心乱,就会失去理智。
              所谓利令智昏。
              因此,这一句是上两句的归纳、总结。还是说不争、不与民争利。


              IP属地:湖南52楼2024-10-22 10:26
              回复
                二,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治,治理,治国,治民。
                圣人之治,圣人的治理,圣人治理国家。
                由此可见,圣人是一国的最高通知者。而不是儒家所谓的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普通人。在道德经里,普通人再怎么利害,都不是圣人,包括老子。
                虚,空,形容词作动词用,放空,没有。
                其,指圣人。其,通常是指一句话里开头的主语。
                心,思想,思维。
                腹,肚子。也指心。心腹。满腹经纶。
                弱,弱化,减弱,削弱。
                志,志向,想法。
                强,强大,增强。
                骨,骨头,指身体。
                圣人是怎么样治理国家的?圣人治理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心态?
                1,虚其心。
                圣人放空自己的思想,放弃自己的欲望,没有与民争利的想法。
                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就是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2,实其腹。
                圣人只要填饱肚子,不贪图享受。
                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识、能力。
                因为,圣人不是不做事,而是要做事的。圣人所做的事,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辅助民众、服务民众。
                3,弱其志,强其骨。
                这和虚其心,实其腹是同一个意思。
                弱其志,对应 虚其心。强其骨,对应 实其腹。
                IP属地:湖南删除55楼2024-10-23 07:58收起回复
                椰胡漂泊者: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话描述,用词不同,这样就有文采了。这体现了道德经的文学性。删除 | 2024-10-23 08:00回复
                椰胡漂泊者: 圣人要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必须填饱肚子,就必须充实自己。删除 | 2024-10-23 08:02回复
                椰胡漂泊者: 圣人放空自己的思想,放弃自己的欲望,没有与民争利的想法。也就是圣人不争、无为。


                IP属地:湖南53楼2024-10-23 08:48
                回复
                  三,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
                  常,恒,固定不变,总是。
                  使民,役使民众,管理民众,治理民众,治国。
                  知,通智。
                  无知无欲,没有智慧,没有欲望。
                  没有智慧,就会不以智治国,就会不干涉民众,就会不压迫、不剥削民众,就会不与民争利,就会不争、无为。
                  没有欲望,就会不想获得更多的财货,就会不想穷奢极欲,就会不压迫、不剥削民众,就会不与民争利,就会不争、无为。
                  使夫,语气词。或理解为即使。
                  智者,指圣人。
                  不敢为,不敢做,不敢有作为。
                  不敢做什么?不敢有什么作为?
                  不敢压迫民众,不敢剥削民众,不敢与民争利。
                  圣人是有智慧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是贤人,是最大的贤人。
                  但是圣人不把智慧用在压迫、剥削民众之上,不把智慧用在与民争利之上。
                  因此,圣人总是用圣人自己没有智慧没有欲望来治理国家、治理民众,而不敢压迫、剥削民众,不敢与民争利。


                  IP属地:湖南54楼2024-10-23 08:50
                  回复
                    三,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
                    常,恒,固定不变,总是。
                    使民,役使民众,管理民众,治理民众,治国。
                    知,通智。
                    无知无欲,没有智慧,没有欲望。
                    没有智慧,就会不以智治国,就会不干涉民众,就会不压迫、不剥削民众,就会不与民争利,就会不争、无为。
                    没有欲望,就会不想获得更多的财货,就会不想穷奢极欲,就会不压迫、不剥削民众,就会不与民争利,就会不争、无为。
                    使夫,语气词。或理解为即使。
                    智者,指圣人。
                    不敢为,不敢做,不敢有作为。
                    不敢做什么?不敢有什么作为?
                    不敢压迫民众,不敢剥削民众,不敢与民争利。
                    圣人是有智慧的人,是有大智慧的人,是贤人,是最大的贤人。
                    但是圣人不把智慧用在压迫、剥削民众之上,不把智慧用在与民争利之上。
                    因此,圣人总是用圣人自己没有智慧没有欲望来治理国家、治理民众,而不敢压迫、剥削民众,不敢与民争利。


                    IP属地:湖南55楼2024-10-23 08:51
                    回复
                      四,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即无为,做无为的事,处无为之事。
                      则无不治,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民众。
                      为什么?
                      因为圣人无为、不争,天下的民众自然归附、宾从、拥戴,天下的民众自然会团结在圣人周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圣人不与民争利,民众能得到最大的好处、利益,能不趋之若鹜吗?能不听从圣人的号令吗?能不唯圣人马首是瞻吗?自然也就能达到治理的效果。


                      IP属地:湖南56楼2024-10-23 08:51
                      回复
                        这一章,还是讲无为(不争)。
                        第二章,实际上是讲无为,这一章还是讲无为。


                        IP属地:湖南57楼2024-10-23 08:52
                        回复
                          有人说,这一章是讲愚民,是要民众没有智慧、没有欲望。
                          何其愚蠢。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他的愚蠢了。


                          IP属地:湖南58楼2024-10-23 08:52
                          回复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四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IP属地:湖南59楼2024-10-24 15:57
                            回复
                              翻译:道有冲的属性,运用这个属性就是不盈满;道就像渊一样深厚广阔,是万物的源泉。道磨去自己的锋利,解除自己的纷争,柔和自己的光芒,和尘埃一样(同样是物、物质)。道隐没看不见但却是存在着。我不知道道是谁的孩子,但道在天地之前就有了。


                              IP属地:湖南60楼2024-10-24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