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05,613贴子:12,224,109
  • 5回复贴,共1

【吐槽】关于魏延之死那点破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遇到一哥们儿慷慨激昂为魏延辩护,
由于其初中文言文水平和高中形式逻辑水平令人发指,
我便想友好地确定一下对方是不是刚放寒假的初中生,避免对线饶舌引发内伤,
对方说我人参公鸡。
对线三天,我现在已经不敢点开回复了。。。。。。


IP属地:河北1楼2025-01-21 09:52回复
    我是真想不明白魏延这事究竟哪来那么多鬼一样的理解,蜀汉压根也没避讳这事啊。
    简单说就是诸葛亮死后魏大将军袭击友军被定性为叛乱,让弄死并族诛了。
    但是,无论是诸葛亮丞相府主簿杨戏还是东观(史官系统)的陈寿都知道魏延是单纯脑回路清奇想弄死杨仪而非真心想造反,更别说杨戏就是在场人员。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赞魏文长】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甚至说,杨仪表示自己当初依附魏延不至于被架空的话都能流传下来。
    说白了,由于魏延这事过鱼抽象+行为无可争议的作乱性质+后续杨仪也拉了+费祎不粘锅,蜀汉本身就没怎么避讳这事。
    大家普遍结论就是:唉,魏延没啥立场问题,但可惜脑回路太离谱了。


    IP属地:河北3楼2025-01-21 10:09
    收起回复
      2025-08-01 15:08: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杨仪究竟是什么地位,有什么权力,能不能号令魏延。
      首先是长史,在丞相府内,为众史之长,职无不监,以长官之身份统率众史,负责承相府的内务。
      随着客观形势的需要,丞相长史常执行一些临时性的差遣 、承担不同的使命,如司法权、出使权、监督朝议、领兵权、镇抚西京、代行压相职权等等,这使垂相长史的办公地点也随之扩大至垂相府外。
      在丞相府外,长史可作为压相府的高级代表处理紧急事务,还有一定的司法权,在特殊时期往往可代行压相的部分职权以应对突发事件。汉末随形势发展,丞相长史职权范围扩大到军事领域,曹操的长史王必、国渊、徐奕、杜袭,诸葛亮的长史向朗、杨戏均体现出长史权力和影响力的扩大,以及他们可以在一定情形下临时代行丞相职权。
      可参考申超《秦汉长史研究》。
      而魏延本身也是针对杨仪这个人,而非丞相长史(嘶······起码费祎是这么传的吧······)。


      IP属地:河北4楼2025-01-21 10:32
      收起回复
        而所谓霸府,一大特点就是任命府吏出任朝官,或者征辟朝官为府吏,进而转移权力。——这还有个莫名其妙的事,一会儿再说。
        顺带一提,
        黄巾之乱,何进大将军长史王谦出身二世二公,被何进求着联姻,号称【入管机密,朝政以治;出临朔岱,庶绩咸熙】;
        三辅之乱,张温车骑长史赵岐是天下名臣+宿儒;
        董卓相国长史何颙海内宿望,频繁参与朝廷选举;
        曹操出征徐州的时候,代替曹操主持事务的为其司马荀彧,而非位次曹操的东郡太守折冲校尉夏侯惇;
        袁术死后,决策权归属于其长史杨弘和大将张勋等将,打头的是杨弘;
        张则字元修,南郑人也。为牂柯太守,威著南土。永昌、越巂夷谋欲反,畏则换临其郡,相谏而止,号曰“卧虎”。以伐狄勋,迁护羌校尉,徵拜扶风,又换临桂阳,皆平盗贼。巴郡板楯反,拜降集校尉,镇汉中。徙凉州刺史,又为魏郡太守,所在称治。灵帝崩后,大将军袁绍表为长史,不就,丞相曹公拜度辽将军。
        夏侯渊死后临时主事的是其司马郭淮,然后郭淮等人才推张郃镇场子。
        而孙吴,在建安十五年前,吴夫人和孙策/孙权之下第一人都无可争议是长史张昭;后续孙权府属复杂化,不知道车骑长史分量,但目前车骑府属见于史者,长史全柔是唯一一个进过中央的,当年回乡后,带兵来投孙策。


        IP属地:河北5楼2025-01-21 11:06
        回复
          诸葛亮两任司马,一个是魏延,一个是费祎,
          魏延就不用说了,在诸葛亮进驻汉中之后,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而费祎,是先接替赵云为中护军,又接替魏延为司马。
          说白了,丞相司马权力也重,就是杨仪副手,而且本职是主兵。而且魏延和杨仪先后扑街,有一个共同的重要因素就是费祎传话。
          某些魏延粉老拿杨仪被架空来证明其罪过,进而证明魏延是冤枉的,
          而黑色幽默的是,最后杨仪下狱是因为费祎举报他说自己当初应该依附魏延。
          锤死魏延案的本来就是刘禅、蒋琬、费祎这些个后续的实权人物,杨仪案就是魏延案的延续。
          而且,当时参与诛杀魏延的首功是王平,之后被越级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


          IP属地:河北6楼2025-01-21 11:40
          收起回复
            某些魏延粉是不知道看了多少知乎回答,得出个天雷滚滚的结论是族诛魏延是杨仪私自行动,
            主要理由是:
            一,蜀汉唯一灭三族怎么会是刘禅这么仁厚的人怎么会干出来的!
            问题是蜀汉一共也就出过魏延这一个脑回路这么清奇的奇葩,而且其他投敌的将军压根没传。
            二,【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主语没换······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於是收羕付有司。】
            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
            甚至都不用换传记。


            IP属地:河北7楼2025-01-21 11: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