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之间的异同是什么?佛教虽然依印度佛教向外传播的时期以及流传的区域而分为南传和北传两大体系,但它们都是同根同源,皆源自印度佛教,在许多基本点上是保持一致的:皆共尊佛法僧三宝、注重戒定慧的修持、强调智慧与慈悲等。但是相同之中又有一些差异: 南传佛教的特点是“保守”—保守佛陀教法的纯洁性,以及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性。在对待佛陀的教导方面,南传佛教坚持三个原则:1.非佛所说不添加;2.佛陀所说不删
-
142020年11月15日开始修习安般呼吸法,尽量每天早上磕头100个以上。现阶段入止息大概在半小时左右,但是早上的话感觉应该先动一下,让精神清醒一下,不然在止息后身体的宁静容易磕睡了。呼吸的静止情形各有不同,有时意念高度集中,生不出一点杂念,有时虽则清静,但念头许多。现在用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和安般呼吸法结合,感觉挺好的,念头集中较快。
-
1静坐 https://mp.weixin.qq.com/s/ceXSngtDuTf3UPI_MpVEkA
-
1如何因佛教改变命运,修行人访谈 https://mp.weixin.qq.com/s/7qtRpfjkHRzL6VO8n1brDA
-
5
-
1
-
33
-
0采访道场禅修者 https://mp.weixin.qq.com/s/ZSHed4wpV_Y9EdggeOUNug
-
2初学禅修者如何刚开始把握好 入出息所缘? 关注公号:最后的隐士
-
17参访学习并离开了圣地帕奥禅林之后,很多人便回到了自己常住的寺院。就像很多缅甸本地的僧人一样,如候鸟那般,不断迁徙、走走停停,拜访各地有名的禅师们,或多、或少,学到各个禅师教法的精髓,但最终他们会回到自己老家的一个小地方,一个小寺院。  在‘小地方’那里,有着只认袈裟的单纯信众,在他们心中,像我们所熟知的马哈希、帕奥、孙伦、班迪达、隆波、龙树林等等等等,他们没有太多的概念。于是也就,同时没有关于那些
-
1大弟子,第一次遇到佛陀教法 就在沙利子尊者和玛哈摩嘎喇那尊者离开他们的老师一段时间之后,世尊前往王舍城。世尊刚结束觉悟之后的第一个雨季安居,如今是游行与教化的时间。 在他觉悟前,曾答应过宾比萨拉王,在他达到目标之后 ,会重返王舍城,现在他正要前往实践诺言。 世尊逐渐从菩提伽耶走向王舍城,接受宾比萨拉王赠与的竹林精舍 ,并在那里落脚。 在世尊派出去弘扬解脱法的第一批六十一位阿拉汉之中,有位阿沙基(旧译:阿说
-
2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ü)中说: “要断除贪爱,应修习不净;要断除瞋恚,应修习慈心;要断除寻(杂念),应修习入出息念;要断绝我慢,应修习无常想。”(A.9.1.3) 在经律中,佛陀也指出修习入出息念的殊胜之处: “诸比库,修习、多作此入出息念之定,不但寂静、殊胜、不杂、乐住,而且能令再再生起的恶、不善法由此消失、停止。 诸比库,犹如在热季的最后一个月,非时大雨能立刻使飞扬的尘土由此消失、停止。”(S.54.9; V.1.165)
-
10有时候当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跨越轮回的角度,来看我们此生的所有遭遇时,事情就变得很清晰、很明显。该怎么反应,也就可以非常非常明智。 未来世某一生我们又修行了,假如我们有能力往前推送我们的心,推到此生、此刻,定格一个画面,定格一个,当我们处在那个画面、那个处境时,我们升起的反应,事情就变的更加明晰了。
-
1记得真正的托钵体验是在因德苟(Intagaw)帕奥分院(慧喜西亚多住持),2015年3月底因为仰慕分院的西亚多慧喜尊者前往学习。每年的4、5月是缅甸最热的时候,而因德苟又被称为仰光的火炉,中午时地表温度估计得有六、七十度。每天托钵是比库的基本义务,因为女众不能去托钵,还有其他年老的出家人和来禅修的居士,寺院没有开伙,不托钵大家就没有饭吃。 托钵一般早上7点钟开始,不打伞不戴帽,全程两个多小时,走不到一半脚底就可以感受
-
1亲爱的入出息念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mantingfota”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1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mantingfota,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aidu.com/pmc/reportBazhu
-
1曾经一起参与过佛寺建设的贤友来到景洪,第二天陪他一起去医院核酸检测。有一段直直的街道我们是完全步行的,上午9点左右的样子,全披覆,并不带钵。这街头,虽没有北上广深的摩肩接踵,但也足够杂乱热闹,医院附近就更是这样了。因为这袈裟的缘故,每一次稍稍发现步子有些急促,会展现出一丝的被这环境带了匆忙的节奏,便就愈发提醒自己放缓下来。那一路,我并不是为自己而行走的。  但也因为这环境稍显不安的关系,上午这个呆在
-
8《三十二行相》业处,(这三十二身分是)除了佛陀出世之外以前未曾流行的,(而且)非一切外道领域的,在各处诸经中 (世尊曾说):「诸比库,有一法,修习、多作(修习者),则导至大悚惧,导至大利益,导至大诸轭安稳〔(yogakkhema)没有(欲、有、见、无明四)轭的危难;没有执着束缚〕,导至大的正念、正知,导至获得智见,导至现法乐住,导至体证三明、(八)解脱、(及沙门)果。是哪一法呢?即身至念。……。诸比库,凡不受用
-
3即在这个脚掌以上,头发的顶端以下,以皮肤为周围一寻的身体,以一切行相〔深思地〕观察,实在不见有任何珍珠、摩尼〔宝珠〕、琉璃、沉香、栴檀香、番红花香、龙脑香、香粉等微量的净性,只是见到极臭、厌恶、不美观的种种发、毛等的不净。
-
3很明显,今天街头供养饮食的群众多了起来。 前几天刚开始恢复托钵时,除了在寺院内部傣族信众每天都会提前准时到达,一路上是没有多少人供养的。 但慢慢的,因为我们几乎每天不间断的出现,知道的人多了起来,一个,两个,今天在街头,就同时出现了四五个新的面孔,当然,食物的品种也自然就丰富了。 最后几乎是收队之时,还有一个看起来是外地旅游来的中年妇女,刚好经过大金塔寺的她,目睹了清晨我们接受傣族信众供养的场面,被感
-
3“第一性原理”看起来过于极端,或是过于天真,它暴力地取消了现实的复杂性。 但这种剃刀般锋利的思维方式,往往可以从迷雾中抓住本质,单刀直入,简化目标 如此惊人的效率当然不是靠无脑的努力,事实上,马斯克所有惊人的成就,都遵循着通过“提出关键问题,找到问题本质”的原则。 如果没有出生,自然就没有了老、病、死、找工作、房价、食品安全、小孩不听话、老婆跑路等等苦。。。。 https://3g.163.com/all/article/FIU91FBM05372XWE.html?clickfrom
-
4有几次托钵,从寺院一路行进到村口边缘时,我们被信众一眼就瞥见了。于是就还在刚才,他们还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打着自己的妄念,在清晨这个时间,因为我们突然的出现,气氛骤然就变得涌动起来。  我能感觉到他们有一种绰手不及。他们有很多人,已经好久、好久、好久、真的好久,没有机会以一种毫无期待的方式这样偶遇托钵的僧人了。  好在旁边就有一个村寨小超市,几位傣族阿姨,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迅速从小店里抓了一些方便面什
-
3当心在知道、在关注事物的一个面向、一个维度之时,那个事物其它不相关因素和面向,就全部被屏蔽在心的认知范围之外了。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稍微还是可以感觉到一些脉搏跳动、或者是此类鼻头面部人中干扰性的东东,但因为心始终不理会,只是数息、计数,心就全然的只提取了,它想要知道的东西而已。心就只是,在意,入出息作为一个概念的属性了。 (公众号:最后的隐士) 再想想看,那时候,其实物质的气流,还是摩擦皮肤的,对不
-
2我们路过的时候,那位大叔应该坐在路边摊正在吃早饭。 我的禅修老师走在最前面,我和其他的比库、沙马内拉排着队在后面,每个人都托着自己的钵,走过那个早饭路边摊的区域。每个人都低头看着前面的地面,沉默地走过去,又沉默地路过。 走了大概有一百米,都快要走到下一个路口,听到后面有人追着跑过来的声音,喊着“师父”,我们停下,回头看去。 那位大叔拎着一塑料袋热腾腾的油条,赶过来。从我的禅修老师开始,往每个人钵里供养
-
4概念的呼吸,入出息,从来没有摩擦过皮肤,它没有在物质层面触碰过任何东西。它没有扫过你的胡渣渣,没有碰过肌肤的绒毛、没有扫过嘴唇......从来没有。 2012年的时候,有一个贤友和我探讨,呼吸明明必然接触到了皮肤,如果我们不通过这个知道呼吸,怎么知道?还有其它途径? 这个问题很好,极好,即使我们从来不借助物理的摩擦,也可以知道呼吸,甚至说,以物理的方式才能知道呼吸其实是错误的。 https://mp.weixin.qq.com/s/9Ft731fSvJcFsNRxuQHfag
-
1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