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在今天的泰州兴化一带,不少人称睡觉为“上虎丘”,如果这一觉还做了梦,则管做梦叫“上苏州”。这样的说法很奇特,但并非空穴来风,细数这些人的
-
3端过来念“的”过来,这个“的”字对应什么字?
-
219在这个吧里,不管是江苏的,还是上海,抑或是浙江的,都蛮多的,但是似乎我们江苏人多些,本身从比
-
14我说江淮官话的 我们发“ niang niang”第一声
-
31今天看见无锡十大风味小吃中有一款名叫“鸡子杜饼”
-
17我看了吴语小词典,只有无锡的读音分老派中派,蛮奇怪。我特为查询了【巢】字,因为湖州有山名叫“云巢山”,这个读音是古的。结果查到唯有无锡老派读
-
34今天在看一个福州话视频中,将“时候”表达为“时阵”。不由联想到家乡话中表达“时候”的短语正字应该也是“时阵”。自己家乡话念起来是“shi jin”。这个jin很可能是“阵”的读音(丧失了尖音)。此前我一直以为正字是“时辰”。 浙北几乎都是用“辰光”的吧,不知道浙江其他地方对于“时候”的称呼还有哪些?
-
0我这吴语台州片里,表示熏意思的读gueng请问有知道对应的字是什么吗
-
5“沙”(音)是滑的意思。宁波话(也有可能是慈溪话,搞不清了,因为我混血)里还有“沙落买主”(滑下来的买主),和“擂倒买主”意思比较像。但“沙”(滑的意思)的本字是什么?
-
43
-
32新人发帖,又管厕所叫“东司”的吗?
-
13我处嘉兴北郊爷爷叫大爹,奶奶叫娘娘~~
-
27偶然发现自己外婆所在的乡下农村,洗澡(浴)和 肉 两字读音相同。自己所在的县城,“浴”和“肉”反而不同音。
-
40上海话有猪娘,鸡娘这些词么
-
18吴语区哪些地方苏北话还是一直有人说的不仅仅是苏北籍会说。我知道在嘉善和嘉兴说的人很多至少在城里比绍兴话主流。上海是没有的,我在上海郊区苏北籍亲戚还是少有的会回苏北的也没见他说过一句,更别论市区了。
-
25是苏州评弹翘舌,常熟话就翘舌吗?还是?
-
19导致我目前说一段话的时候方言很多舌尖前音都带有摩擦音,以后是否会慢慢演变回舌尖后音?ps舌尖音指
-
40常州话读 鱼 是怎么读的分享一下
-
13吴语中的团音字如己、起、喜的声母均为颚化后的jqx,而像闽南语、粤语、客家语仍读不颚化的gkh,还有吴语中家、假、蟹等字没有颚化,这是什么原因?
-
15请教各位吧友两个词 台州用于表示现在的词,吴语拼音chianci,国际音标/t͡ɕʰiã.t͡ɕi/,正字应该是什么字? 同样是台州表示并列相当于普通话「和」的助词,吴语拼音teh,国际音标/təʔ/,正字应该是什么字? 感谢🙏
-
10951%的吴语+49%的淮语===吴语, 49%的淮语+51%的淮语===淮语 当然上海话的吴语成分要比51%多得多,这里只是打
-
14
-
16刚刚听见江阴,常州话都读触。
-
15“龚”字大多数吴语保留介音,但普通话丢失介音,“弓”字有时也保留
-
185北吴片区的杭州话有点“官”(具有大量北方话通用词汇),上海话有点“普”(直接受标准普通话影响,很多词汇都改用标普),常州话有点“刚”(带有大量江淮方言词汇)。原本吴语四声八调,上海话声调简化成五调;原本尖团音区别明显,上海话和常州话已合并尖团音。但三地并没有出现西吴片某些地方的大量浊音清化的现象,作为吴语还算合格
-
109人都说宁,去都说气,玩都说白相,妈妈都说姆妈,洗说汰,不同点远少于相同点,那么到底是苕溪片更
-
16很多人张口就黑杭州话有儿化音。 杭州话实则只是小称儿缀,是在词尾加上一个独立音节的“儿”,与北
-
41气死我了!
-
16无介音在吴音小词典中看不见,只见温州读ngau,但这个读法与平地吴语就不是差个介音i了。 今有仙居话牛,与低地吴语只差个介音。 因此扩大了见闻,可
-
0上海话语音一直在变,近几十年变得比以前快得多,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但是具体讲起上海话受哪些方言
-
38我怎么听到的都是“你”……
-
61
-
11我处发音为容 ȵioŋ 弯尾n
-
41上海话有“寿头”,就是“傻瓜”、“笨坯”的意思,资格很老了。一向以为是上海话。后来到苏州去,东山有很多卖土产的小贩,妇女居多。看货讲价不成,
-
0说这些之前先提一下党中央的思想,有意无意的要求我们要振兴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 我有一个绘画很厉害的朋友,从小就爱画画,从圆珠笔到彩铅,从油画到3d画都是信手拈来,在学校里获奖无数,据说他很的小时候(95年生),大部分人都在用bb机的那个年代,他就萌发里画立体层画的想法,他是用他父亲的眼镜片这个材料做出了第一件树脂画。很难想象那种互联网还没有兴起,他在农村捏泥巴几乎不可能接触到互联网年代,他是怎么他是怎么
-
15我们通东话叫beu xeu这种说法在吴语里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 那么各位母语怎么说呢,不会说白相火或嬉火吧
-
24吴语区有没有疑母不腭化的地方,看了处衢片古音构拟南吴上山小片疑母都腭化了。
-
47我是昆山花桥人听上海话无任何压力,但是这几天去了宁波旅游,听到宁波人讲话基本上只能听出来一半左右意思,说快了基本听不太懂
-
39伙(音):蒸。如:~包子 镇江方言,是吴语还是淮语啦?淮语吧也发了
-
322安徽宣吴基本在农村,江淮官话绝对的统治地位 湖州西部,杭州西部,南京,镇江。。。都沦陷了南京 镇江都是官话了
-
89吧里讨论语言的帖子很有趣,我也发一条感触供交流学习,偶感觉两地语言虽然的官化的厉害,但是杭州话是吴化的胡语,而上海话是胡化的吴语,杭州话 很
-
5如果说杭州话中的“儿化音”源于北宋东京城(河南开封)官员、百姓南迁至杭州。那么1127年亦即900年前,河南话就有“儿化音”?也许是 至少在李清照(山东人)的《声声慢》中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窗儿二字就体现着“儿化音”。 该词曲恰好也写于李清照避难奔走期间,在杭州清波门居住长达23年。 无论如何,九百年前的河南话、山东话应该不是现在我们听到的那样吧。那么,九百年前的河南
-
33上海话,猢狲(猴子),这厢(de腔,最近一段时间),堕(女阴),堕里(尿)。 西游记语言文字,像上海话。或者像苏南话。 我想西游记原著不是苏北人写的吧?
-
6首先“不”直接读成peh,而不是典型吴语的“弗”。 其次,代词“他”就读他(tho或tha )。 还有其他很多东西,我以前从未听过溧阳话,但这次竟然全听懂了。当然不是溧阳市区话,我猜竹箦方言给没听过的苏北人听大概第一次就能懂60%以上了,而不是一句也不懂。如果给没接触过苏州话的苏北人听肯定一句也不懂的。 我开始听的是一个三十多岁和一个五十来岁的人在讲话。
-
240抗战十大名将: 01、张自忠 山东临清 02、李宗仁 广西桂林 03、杜聿明 陕西米脂 04、孙立人 安徽肥西 05、薛 岳 广东乐昌 06、卫立煌 安徽合肥 07、傅作义 山西临猗 08、戴安澜 安徽无为 09、王耀武 山东泰安 10、赵登禹 山东菏泽 ================================================ 山东3位,安徽3位,广西、陕西、广东、山西各1位 抗战十大汉奸: 01、汪精卫 广东三水 02、陈公博 广东南海 03、周佛海 湖南沅陵 04、梁鸿志
-
27也不是一代两代了,感觉好无语。想要融入一个当地群体,最重要就是入乡随俗,语言风俗。 而且,他们都知道,不少当地人对于说河南普通话多少有点反感。 本人由爷爷从菱湖迁移到安吉,在安吉呆了不少年深有感触。
-
97长兴真的算半个吴语区
-
34普遍的说法是胡化的结果,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儿化音是有具体的功能的,能改变词性,具体名词抽象化,或表达小的事物。也就是说儿化音不能乱加,不是单纯的胡人发音不准造成的我在北京话吧见到几位老北京吐槽外地人模仿北京口音的时候总是乱加儿化音,说“西直门儿”,听着很别扭,因为儿化音只加在小的东西上。 我作个外行的猜测,儿化音是不是因为官话里同音字较多,人们为了辨意,自然形成的,不止是因为胡化这只是外行
-
11快国庆了。今天送我一个湖州的同学去温州火车站。公交车上,坐我后排的一个很漂亮的姐姐在给家里打电话,一开始用的都是河南话(我一舍友河南人听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