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夏吧
关注: 352 贴子: 10,676

论述华夏各朝代历史,弘扬华夏传统文化

  • 目录:
  • 人文学科
  • 19
    资料整理者:王惠英、张应二 [摘要]汉武帝在其执政时期,倡导儒学,广施德政,同时,又创新改革,以法治国,恩威并施,德法兼用,积极寻找多渠道的治国良方,使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得到空前的大发展。
  • 84
    说唐一 八柱国家 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多久呢?如果要追溯它的源头,恐怕是再怎么久也不够吧,但是,至少可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好象久远得过分了吗?其实不然.中国的历史,走到东汉的末年,走过动荡的三国,走过短命的西晋,开始是悄悄的,然后是惊人的,忽然滑入近乎毁灭的深渊.异族入侵,晋室南迁,民族仇杀流出的鲜血灌满了历史的长河.有一个悲伤的片断在我的印象中十分深刻,是一个叫做冉魏的小国.这个国家开国,同时也
  • 12
    转帖出自史学吧 原帖发帖人: 黄庙人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期;作者:曹李海。 摘 要:隋唐两朝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历史上西域治理的重要时期。隋唐时期出现的西域治理人物、事件、关系相互间紧密联系,不断推动和形成以军事制度为主的制度回应。在这一历史阶段,西域治理历史人物、治理事件和制衡关系重现隋唐治理西域的场境。以军事制度主要代表的羁縻府州制度、都护(督)府制度、军镇屯戍制度形成基本的
  • 51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正视自己的历史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大秦帝国的文明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其恒久而旺盛的生命力,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成长,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文明文化,长期以往却被一些低俗文人曲意诋毁诬蔑,在众多的诋毁诬蔑之中,“焚书坑儒”这一弥天大谎,旷日持久。低俗文人之目的达到了,中华文明文化却被亵渎了。探究大秦帝
  • 12
    转帖出自史学吧 原帖发帖人: 黄庙人 —— 来源:《世界历史》2015年3期;作者:尤淑君。 【内容摘要】:近代东亚国际关系的变化出于中国与周边诸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达成的妥协。在明朝国力衰落的情况下,琉球利用其在朝贡贸易中的中介地位,避免其被萨摩藩吞并。明清易代之际,为维护国家利益,琉球以延续中国和琉球的宗藩关系为国策,放弃南明,改投清朝,使其能继续进行朝贡贸易,并依靠清朝的保护,维持某种程度的自主地位。由此
  • 9
    转帖出自明国吧 原帖发帖人:sun_sherry 出处:【数据库】人大全文2001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060 【摘要】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005 【原刊页号】153~159 【分 类 号】K24 【分 类 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103 【标 题】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 【作 者】田澍 【作者简介】田澍 1964年出生,甘肃通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元璋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历
  • 7
    转帖出自史学吧 原帖发帖人: 黄庙人 —— 来源:《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作者:云南大学 方铁教授。 【内容摘要】西南丝绸之路大致有成都经今西昌、大理入缅甸至印度道,成都经今大理入缅甸沿伊洛瓦底江出海道,成都经今宜宾、昆明、蒙自至越南北部出海道3条路线。中国历朝重视经营西南丝绸之路,尤以汉、唐、元三朝为最。统治者注重西南丝绸之路,初衷是为海外诸国朝贡、相互遣使以及对外用兵提供便利。随着商品经济
  • 17
    转帖出自南朙吧 原帖发帖人:月中冰 原帖发布于百度南明史吧。地址:http://tieba.baidu.com/p/1842066595 本文选自,《1644:帝国的疼痛》作者:聂作平,中华书局出版社。 首先个人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和评价一下江阴八十一日:江阴八十一日,是南明史里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中指为悲壮惨烈的一页,这是明知必败,但却固执地抗争至死不渝的民族深情。最为可贵的是,他们的殉难已不单单是为了一家一姓的存亡,而是为了心中的真理,民族的自尊,为了
  • 5
    转帖出自史学吧 原帖发帖人:黄庙人 ——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4期;作者:刘洁。
  • 1
    转帖出自朱棣吧 原创帖发帖人: 血鉴中华 军礼么,平常按等级高低跪拜作揖,临战时甲胄在身免跪。 军队中这么多抠脚大汉卫生自然不咋地,到了夏天香飘十里各种潇洒,军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上每千人配置两名军医,日给饭食银三分,药材器具什么的可找总管报销,军队么,自然是发烧感冒中暑岔气霍乱拉肚子比较多,军医的职责也主要是预防诊治这些疾病,当然,战时也得负责开刀割肉挖子弹刨箭头什么的,其他的也没啥大病,不过管
  • 8
    转帖出自史学吧 原创帖发帖人:黄庙人 —— 来源:《求是学刊》2015年1期;作者:南开大学 南炳文教授。 【内容摘要】: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前人对明史作了许多研究,成果丰硕,但继续研究仍有空间。当前,明史研究面临进一步大发展的新局面,搞好明代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特别是搞好《明史》点校本修订工作,十分必要。 【关键词】:明史 明史研究 《明史》点校本 修订
  • 21
    亲爱的吧友们好: 百度官方自昨日起进行了规模不小的整顿工作,暂时关闭了一部分文学相关类贴吧,本吧虽然不是讨论文学话题得贴吧,但是由于最近整顿力度很大,所以告知各位吧友要时刻注意所发帖子内容,不要涉及到版权问题,现在本吧特此声明在这段较长的时间内主要以水贴讨论话题为主,但是好的自我分析是可以允许的,比如你自己的分析不涉及其他版权问题,都可以发帖,只要是你自己的分析整理是可以发帖的,本吧吧务组对于每一
  • 7
    转帖出自史学吧 原创帖发帖人:黄庙人 —— 来源:《史林》2014年2期第52~57页;作者:北大 杜洪涛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明代的国号与明教经典《大小明王出世经》或白莲教经典《大阿弥陀经》无关,其出典与元代国号相同,皆为儒家经典《易经·乾卦·彖传》。宋金以后,建构王朝正统性的政治理论“五德终始”说日趋没落,国号对于塑造王朝正统性的重要作用开始凸显。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元世祖以复古为名开创了以儒家经典文义建构国
  • 5
    转帖出自朱棣吧 原创帖发帖人:督师九边 明末中欧文化交流是大家想不到的~注意看下面的插图,有些图还是初中高中物理课本常用图,当时欧佬把最先进的学术带到中国,极大的促进了中欧文化的交流互通~话不多说封面镇楼,作者汤若望
  • 54
    转帖出自朱棣吧 原创帖发帖人:rice198811
  • 4
    为了使得贴吧的处理有很好的透明度,本吧现在特此说明一下处理理由,如果有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的吧友或者是有什么不明之处的吧友可以在此提问,本吧设此帖是为了方便透明度,也是对于吧友的一种负责。
  • 8
    原帖发帖人:李世民吧小吧主o梦蝶忆长安o 原帖链接:http://tieba.baidu.com/p/4519404269
  • 27
    刀。剑。欣。赏。吧 前来拜吧 望吧主吧务大大们手下留情 本吧以刀/剑欣赏为主 欢迎新老刀/友前来关注 您可以在本吧展现出您珍爱的刀/剑 以恭刀友们一起品评 也可关注欣赏 其它刀/友的刀剑 在一个学术的范围内 交流成长与相互学习 是我们对刀/剑认知与提高的窗口 本吧草创 但在一群刀/剑爱好者的努力下 已有欣赏类贴子数千 为了您的梦想 也给自已多一次的机会 来本吧展示你心爱的刀/剑吧! 本吧地址 http://tieba.baidu.com/f?kw=%B5%B6%BD%A3%D0%C0%C9%CD&fr=
  • 6
    目录 一,点滴主旨讲解 二,贴吧帖子加精原则 三,本吧说明要则 四,吧规细则 五,贴吧交流平台简要讲述
    zgws 8-1
  • 5
    转帖出自朱棣吧精品贴 原创帖发帖人:靖国正宗 【摘要】:崇祯皇帝1627年即位时,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由来华的耶稣会教士传入中国,一部份敏感有识的中国士大夫很快地接受了,另一部分思想顽固的官僚则极力排斥。崇祯帝却采取前朝皇帝所没有的求实图进态度,重视西方科技的作用,礼遇有才技的传教士,尽力发挥他们的才能。 【关键词】: 西方科技 徐光启 崇祯帝 传教士 科学技术 中国士大夫 传入中国 汤若望 皇帝 火器
  • 12
    转帖出自明朝吧 原创帖发帖人:千军无畏 此贴内容来自于李伯重教授的论文,先致敬,再行整理与搬运。 首先是军器制造业的大致情况:
  • 21
    内容摘要: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一精神的传承,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亦不乏积极意义。但长期以来,对于岳飞抗金业绩的评价、对于署名岳飞的《满江红》词与手书《前后出师表》是否为岳飞真作,学术界均有不同议论,否定派意见实质上是将岳飞的道德人格虚拟化,不利于当代青年人对于岳飞民族英雄地位的正确认识。本文仅据史实考证岳
  • 29
    老王干货想必喜欢宋史的吧友都不陌生,而《岳飞新传》想必也有读过的吧友,无论是否重温这部经典书籍还是没有读过很想阅读的吧友,我在此以读书帖的形势呈现这部经典佳作给各位吧友。——细水长流是 种美,点滴之间的解读似感悟更深!
  • 9
    1279年正月十三日,元军的舰队又起航了。战船航行时不断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在底部的囚室里听得特别清楚。阳光从屋顶那排钉得并不紧密的木板之间勉强渗入,支离破碎地投在他的身上。从被俘那天算起,已经23天了。他身在囚室,心里却没有一日不牵挂着逃亡广东的南宋幼帝。   这位囚犯,就是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
  • 2
    世人多把孟子供在庙里,笼统地奉之为“亚圣”。韩愈将他捧得极高,赞他是孔子唯一继承人;朱元璋却
  • 9
    我这里有几个不同形式的资质通鉴白话文的链接:各位喜欢读史的吧友如果喜欢可以下载一下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华夏汉魂

目录: 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