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
19文武 规者,所以法圆,裁局则乖;矩者,所以象方,制镜必背。轮者,所以辗地,入水则溺;舟者,所以涉川,施陆必踬。何者?方圆殊形,舟车异用也。虽形殊而用异,而适用则均。盛暑炎蒸,必藉凉风;寒交冰结,必处温室。夏不御毯,非憎恶之,炎有余也;冬不卧箪,非怨雠之,凉自足也。不以春日迟迟而毁羔裀、秋露洒叶而剔笋席,白羽相望,霜刃竞接,则文不及武;干戈既韬,礼乐聿修,则武不及文。不可以九畿慑然而弃武,四郊多垒而
-
14序 申鉴五卷.汉荀悦着.悦仕献帝朝.辟曹操府.与孔融及弟彧同侍讲禁中.悦每有献替而意有未尽.此申鉴所为作者.盖有志于经世也.然当时政体.顾有大于总揽机务.使权不下移者乎.而曾无一言及之.何哉.厥后融以论建渐广.彧以不阿九锡.皆不得其死悦独优游以寿终.其亦善处浊世者矣.其论政体.无贾谊之经制而近于醇.无刘向之愤激而长于讽.其杂言等篇.颇似扬雄法言.雄曲意美新.而悦无一言及于操.视雄为优矣.或言悦书似
-
14洛阳才子贾谊,是西汉文帝时代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他刚二十出头时,就受到汉文帝的赏识。先是“召以为博士”,随后不到一年又破格提拔为大中大夫。由于贾谊上书言事,切中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制的主张,汉文帝还打算把他提拔到领导高层,任公卿之位。然而一些王侯重臣却嫉才诽谤,讲他的坏话,汉文帝便渐渐地疏远他,让他离开京城,去长沙做长沙王的太傅(老师)。贾谊横遭贬斥,十分委
-
6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贾谊一生的经历,从贾谊的师承传授及于贾谊的刑名思想,因其政治上的锐意独行而遭贬谪长沙,而形成他融有南方巫风的黄老思想,反映在文章中,分别是政论文的轩昂霸气和辞赋的凄丽悱恻,回归朝廷之后的信心重燃和适意心情恰应对了后期策疏文的恬淡理密与气势捭阖兼具。贾谊《左传》学的造诣亦使他的文章平添文藻,他对古今南北不同时地文化的融铸又使他的作品为学术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关键词 贾谊,学术
-
2魏晋南北朝从汉末大乱到隋的统一,历经东汉末年建安时期、魏、蜀、吴三国、西晋短期统一、东晋与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与北朝魏、齐、周,约400年。这个时期,我国社会长期分裂,战乱频仍,动荡不安,文学也发生了许多工作变化。 建安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史上光辉夺目的一章。汉末的社会动乱和思想的活跃,使建安诗坛大放异彩。以曹操、曹丕、曹植和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 、应场等“建安七子为代表,诗人们
-
5贾谊虽然只活了三十三岁,留下的作品也不多,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很大。他的忧世精神尤为突出,后人多以屈、贾并称,不少诗人歌咏抒怀,对贾谊常常充满同情和敬意。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阮中丞》:“贾谊上书忧汉室”,白居易《寄唐生》:“贾谊哭时事”,对贾谊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李商隐的咏史诗《贾生》则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11人物生平 少年有为 破格提拔 贾谊从小就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无所不读。少年时,就跟着荀况的弟子、秦朝的博士张苍学习《春秋左氏传》,后来还作过《左传》的注释,但失传了。他对道家的学说也有研究,青少年时期,就写过《道德论》、《道术》等论著。他又酷爱文学,尤其喜爱战国末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的著作。汉高后五年(前183年),贾谊才18岁,就因为能诵《诗经》、《尚书》和撰著文章而闻名于河南郡。 当时
-
5关于《新书》的整理者及“君幸食”、“君幸酒” 铭文释义两个问题的考辨 长沙市贾谊故居管理处 吴松庚 内容摘要: 关于贾谊《新书》是由谁整理以及“君幸食”、“君幸酒”铭文的释义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分歧都在于对“君”字的释义不同上。本文通过对马王堆漆耳杯铭文中的“君” 字及《新书》中“怀王问于贾君曰”中的“君”字进行双向考辨,提出了“君幸食”、“君幸酒”铭文的新解释以及《新书》系贾谊之子贾璠所整理这两个结论。 关
-
7释义 词目:楚辞 拼音:chǔ cí 基本解释 [Songs of Chu] 书名。西汉刘向辑。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又有此意:《楚辞》为篇名。包括9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 详
-
1贾谊(公元前200~前168) 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人。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而闻名于郡中,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收为弟子。文帝即位后,因吴公的推荐,任为博士,掌文献典籍。其时,贾谊不过20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但以见识和议论,赢得博士中年长者的尊敬,受到文帝的重视,不到一年,被擢升为太中大夫。朝廷上许多法令、规章的制定,都由他主持进行。贾谊的才华和文帝对他的信任,引起了一部分朝臣的不满。他们以
-
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
-
2历史的车轮隆隆碾过,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人类如同渺小的浮游在宇宙间穿梭,可总有些人、总有些话使我们难以忘记历史上的那些感动我们的人。慢慢的审视历史,解读一些作品,你会发现有些精神长存,有些思想在屹立。无论生时成败与否,他们留下的慧语足以我们凝望。比如汉代的赋,他具有鲜明的中国名族特色,他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是诗歌的散文化,是散文的诗化。就拿前几周学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来说
-
13本人除了喜爱贾谊之外,还喜欢司马迁,孔子也可以。
-
17国风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
2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其理财思想的基本特点是接近于平民。(一)高度重视积贮思想贾谊非常重视积蓄,认为国家要高度重视粟米之积蓄,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说:“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他的积贮思想的特点是:比一般思想家更加重视;不像一般儒家主张藏富于民,也不像法家主张藏富于国,而是主张国家与百姓都要有积蓄;民众积蓄更有利于国家安定。
-
1司马迁把屈原和贾谊放在一起作传,是因为两人有着相同的政治遭遇,两人都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功业意识和英雄意识。贾谊的一生虽然短暂,只活了三十三岁,但他的人生道路却是坎坷的。十八岁以前在家乡洛阳度过,博览群书,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思想和性格已经形成。由于“颇通诸子百家之书”,儒、道、法各家都对他的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从受儒家思想影响来看,儒家著作经秦火后,经过了一个发现、整理和恢复的过程,贾谊在
-
8贾谊故居位于长沙市太平街(解放西路与太平街**汇处)。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汉武帝时期,由皇帝敕命修缮贾谊故居,这是对贾谊故居的第一次重修,此后的两千多年里,贾谊故居历经了约六十四次重修,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年。明朝成化年间,长沙太守钱澍寻贾谊古井,募款修建贾太傅祠这是贾谊故居第一次以祠宅合一的形制重修。贾谊祠后建有大观楼,祠前有一口井,相传是贾谊所凿,称太傅井,井旁有一石
-
0贾生七绝·作者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释】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贬之臣。贾谊被贬后,汉文帝曾将他召还,问事于宣室。才调:才华气格。可怜:可惜,可叹。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
-
5贾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才子,他在文学、政治和其它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请大家也能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
2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河南洛阳人。西汉前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二十余岁就被文帝任命为博士,后来又作了太中大夫。后来因遭邓通等人的谗言,被贬为梁怀王太傅,三时二岁就夭亡了。
-
3贾生,作者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2以前对这个汉儒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印象中只是一个文弱书生,但是自从看了鲍鹏山的一篇关于屈原的文章后,突然很喜欢他. 鲍先生对屈原的历史进行解析让我突然明白:是贾谊让屈原从历史中活过来.屈原,一个在先秦文献中连名字也没有的人,而他用一篇<吊屈原赋>使之名垂千古. 怎么说呢?我觉得我们崇拜的屈原有贾谊的影子,是贾谊的屈原.
-
8早熟的思想家———贾谊 贾谊出生于西汉初年,即汉高祖刘邦七年(公元前200年),死于汉文帝刘恒前元12年(公元前168年)。他是河南洛阳人,曾经两次做过太傅。他从小好学不倦,并得到名师张苍的指点。张苍是荀况的学生,又是秦朝的博士,最精通《左氏春秋》。贾谊以张苍为师自然获益匪浅,他年纪轻轻,就能熟悉历史、评论历史,写出了《过秦论》,留传千古。 刚刚18岁的时候,贾谊在河南郡中就颇有名气,因为他能背诵诗书
-
5我敬佩他!
-
66如果你进入此吧,请留言。向这位杰出但不得志的人表示一下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