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前的李后主:春殿嫔娥鱼贯列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有的版本是“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这是李煜的词,描写的是他当皇帝时候,在宫中纵情享乐的情景。
这首词,我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美丽的宫女刚刚上好晚妆,一个个光彩照人,肌肤像雪一般白。是在春天,宫殿里众多的嫔娥们排成一队,然后鱼贯而入,像鱼游泳一样前后相继。排箫声在宫殿里的池中的流水和天上的白云之间悠闲地流动、回旋,一遍又一遍地演奏《霓裳羽衣曲》。
一阵风飘过来,是哪个身上飘来的女人香?我喝得微醉,看着这些雪白的宫女,听着如此美妙的曲子,闻着这妙不可言的香味,喝着花酒,醉中手舞足蹈,拍打着雕阑玉砌的栏干,这是内心中深切的享受。酒阑人散,当我从宫殿回窝室的路上,我告诉下人们不要点红的蜡烛,我还玩够,不想睡觉,还要骑马去欣赏那一轮明月呢。
从上面这首词来看,李后主在亡国之前的享乐就没有节制。他想听凤箫声,就让人家“吹断” 水云闲,吹到断。他想听《霓裳羽衣曲》,就让人家“重按”,一遍又一遍地听。最后,都喝醉了,还不想回去睡觉,还要“待踏马蹄清夜月”。
当年的李后主就是这么耽溺和享受的。叶嘉莹先生说过类似的话,说李后主这个人,是个没有反省、没有节制的人,不管是对悲哀,还是对享受。所以,他那种真情的投注,带给我们强大的感发。作为一个词人,他有他的长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作为一个在人群之间伦理之中的社会人,这样的人有他的缺点。他在自己的命运之中,就因性格而形成了一个容易导致失败的命运。
《霓裳羽衣曲》,自然和唐玄宗、杨贵妃有关。传说唐玄宗梦游到月宫里去了,醒来之后作了这么一首曲子:《霓裳羽衣曲》。这首曲很有名,是唐朝最伟大的曲谱,现在当然失传了,在唐朝很有名,杨贵妃可以随着这曲子而起舞。
其实,《霓裳羽衣曲》在五代的乱世之中就已经失传了。后来,南唐得到了《霓裳羽衣曲》的残谱。公元963年,李后主的皇后大周后根据得到的残谱开始整理,要知道,大周后是个音乐家。李后主就同他的皇后大周后一起整理残谱,终于整理完成,开始在宫中演奏。从此以后,李后主沉湎声色,不能自拔,于温香软玉中放纵自己。
李后主让大臣听,中书舍人徐铉听后说:“这种法曲原来应该很慢,为何新编之后这样急呢?”当时还有个乐工感觉这曲不吉祥。果然不出所料,一年后,大周后因病去世。李后主续娶了她的亲妹妹小周后。
李后主和小周后终日耳鬓厮磨,颇像当年“从此君亡不早朝”的唐玄宗和杨贵妃。
当囚徒后的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有的版本是“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这是李煜的词,描写的是他当皇帝时候,在宫中纵情享乐的情景。
这首词,我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美丽的宫女刚刚上好晚妆,一个个光彩照人,肌肤像雪一般白。是在春天,宫殿里众多的嫔娥们排成一队,然后鱼贯而入,像鱼游泳一样前后相继。排箫声在宫殿里的池中的流水和天上的白云之间悠闲地流动、回旋,一遍又一遍地演奏《霓裳羽衣曲》。
一阵风飘过来,是哪个身上飘来的女人香?我喝得微醉,看着这些雪白的宫女,听着如此美妙的曲子,闻着这妙不可言的香味,喝着花酒,醉中手舞足蹈,拍打着雕阑玉砌的栏干,这是内心中深切的享受。酒阑人散,当我从宫殿回窝室的路上,我告诉下人们不要点红的蜡烛,我还玩够,不想睡觉,还要骑马去欣赏那一轮明月呢。
从上面这首词来看,李后主在亡国之前的享乐就没有节制。他想听凤箫声,就让人家“吹断” 水云闲,吹到断。他想听《霓裳羽衣曲》,就让人家“重按”,一遍又一遍地听。最后,都喝醉了,还不想回去睡觉,还要“待踏马蹄清夜月”。
当年的李后主就是这么耽溺和享受的。叶嘉莹先生说过类似的话,说李后主这个人,是个没有反省、没有节制的人,不管是对悲哀,还是对享受。所以,他那种真情的投注,带给我们强大的感发。作为一个词人,他有他的长处,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作为一个在人群之间伦理之中的社会人,这样的人有他的缺点。他在自己的命运之中,就因性格而形成了一个容易导致失败的命运。
《霓裳羽衣曲》,自然和唐玄宗、杨贵妃有关。传说唐玄宗梦游到月宫里去了,醒来之后作了这么一首曲子:《霓裳羽衣曲》。这首曲很有名,是唐朝最伟大的曲谱,现在当然失传了,在唐朝很有名,杨贵妃可以随着这曲子而起舞。
其实,《霓裳羽衣曲》在五代的乱世之中就已经失传了。后来,南唐得到了《霓裳羽衣曲》的残谱。公元963年,李后主的皇后大周后根据得到的残谱开始整理,要知道,大周后是个音乐家。李后主就同他的皇后大周后一起整理残谱,终于整理完成,开始在宫中演奏。从此以后,李后主沉湎声色,不能自拔,于温香软玉中放纵自己。
李后主让大臣听,中书舍人徐铉听后说:“这种法曲原来应该很慢,为何新编之后这样急呢?”当时还有个乐工感觉这曲不吉祥。果然不出所料,一年后,大周后因病去世。李后主续娶了她的亲妹妹小周后。
李后主和小周后终日耳鬓厮磨,颇像当年“从此君亡不早朝”的唐玄宗和杨贵妃。
当囚徒后的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