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吧 关注:198,509贴子:271,001

回复:儿童成长问题答疑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12又一次抱歉,拖过了二十四时补发。说说导致延时补发的案例吧!一小学高年级孩子趁家长熟睡,拿取妈妈的饰品。他既没有赠予他人也没有自己戴上炫耀或是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将饰品粗鲁包裹藏在自己房间。最终我们确定的真实理由是”妈妈戴着漂亮东西勾引人”!这个孩子是一名女孩,我们都无法假设未来她对”打扮”的态度,但我们可以由此深思,给予孩子适当美学教育和与他们进行”美”的概念沟通的重要性!我们应适当让孩子尝试”打扮”自己,并勇敢展示自己。对他人的这种行为学会尊重和理解!


来自手机贴吧130楼2013-04-13 02:03
回复
    我有一个给孩子建立小档案的习惯,将孩子的成长细节都记下来,有进步有坏习惯,还有一些孩子自己的小涂鸦和说过的话。可能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我质朴的小档案与现在很多幼儿园老师给孩子做的成长册区别很大,绝不会为博家长欢喜只注重对孩子的展示。当然,为了今后对孩子能起激励作用,给他们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即使在描述不好习惯的时候也会用类似于“小可爱把筷子拿着满嘴掏,不知道小脑瓜在想什么呢”,过段时间改掉了,又会写上“最近吃饭能干了不少,不把筷子放嘴里乱掏了,也不……”。让我开心的是,当我给一个孩子读到一些记录时,他欢喜地告诉我他还有很多新变化,并在鼓励下画了出来。希望爸爸妈妈们有空也建个这样的小档案,可以是孩子单独的,也可以是家庭共同成长手册。这行为一定会让家温馨不少,但是切忌带有情绪的去记录一些便于“秋后算账”的东西。多多记录温暖和期待吧!


    132楼2013-04-13 23:56
    收起回复
      2025-07-30 02:25: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尴尬了。昨晚和媳妇正在。。。。。。被11岁的儿子碰见。。。。。都不知道怎么面对儿子。。。。。。


      134楼2013-04-14 12:08
      收起回复
        每个家长都渴望培养一个完美宝宝,于是部分家长就容易将宝宝的“瑕疵”放大,每天忧心忡忡的不知该如何是好!例如孩子腿不直,孩子牙齿黄,孩子头发少,甚至孩子眼睛小等等。我这里指的“瑕疵”是个体的正常差异,我并不反对家长的优化行为,但是如果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以及造成一定心理阴影就不好了!如果一定要改变,最好的办法也是引导他去接受主流审美的一些概念,让宝宝自己渴望改变。切不可强迫!


        135楼2013-04-14 23:34
        回复
          孩子的心理活动通常会通过一些行为细节表现出来,因此,作为父母,在平时除了关注孩子大板块的成长状态,还要注意留意孩子的行为细节。例如,口头承认错误后脸上的微表情,是不甘还是沮丧,如果是不甘,则明显没有打心眼儿里承认错误,而沮丧则可能感觉被冤枉或是正在自责。


          136楼2013-04-15 23:57
          回复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算在某一个阶段给孩子压缩灌输再多的知识,也不能保证最终的学习效果。作为师长,要做的是鼓励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并坚持下去!


            137楼2013-04-16 17:14
            回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孩童时代是一个人拥有最为单纯而真实梦想的人生阶段,我们在面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时,千万不要说不可能,给与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充满动力地学习,充满希望地成长,说不定面前的小不点就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那个人。就算未来普通人是大多数,但在希望中长大的人,永远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快乐的人!


              138楼2013-04-17 16:19
              回复
                引导孩子分清友情与爱情,既能够合理降低盲目早恋的概率,又能够让孩子在青春期不错过美好而单纯的爱情。友情是欢笑,是快乐,会有想念,会渴望亲近。爱情是暖到心疼,会有羞涩,会渴望在一起吃饭、学习,对方有不好就会伤心。友情和爱情的最大区别,友情会让人笑到抽筋,爱情会让人激动到难以呼吸。


                140楼2013-04-18 23:57
                回复
                  2025-07-30 02:19: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4.19我们很多人都有过带着长辈的期望前行,就算“成功”了,得到的结果却并不让自己雀跃和满足的经历。既然如此,何不让孩子们认清自己想要的,并在鼓励中走下去!


                  141楼2013-04-20 00:01
                  回复
                    雅安加油!


                    142楼2013-04-20 23:57
                    回复
                      和宝宝一起动手为地震灾区做一点事情吧!例如让他收拾出自己认为不要了的衣物。让他心中对爱有付出的想法,也有期待的愿望。


                      143楼2013-04-21 22:34
                      回复
                        很多教师的孩子文化成绩平平甚至很差。智商没问题,拥有更优的教育资源,为何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大家思考一下角色转换的问题吧!试问谁想上班看脸色下班还要提心吊胆。孩子也一样,回家后,无论你是什么了不得的社会角色——老师、老板、领导……你都只是他的家长,过度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144楼2013-04-22 14:33
                        回复
                          鼓励孩子进行集体手工活动,不仅仅是希望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等个人素质,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竞争,通过对比和协作去提升各种能力。最可贵的不是成就一个小小艺术家,是去拥有忍耐、等待、付出、礼貌等美好品质!


                          145楼2013-04-23 13:55
                          回复
                            在面对灾难的时候,让孩子看过多的绝望场景,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容易在孩子的内心中滋生恐惧和慌张。建议多给予团结、互助等温情教育,同时让孩子学习一些求生技巧,减少孩子内心的恐惧和慌张。


                            146楼2013-04-24 22: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