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很多摇晃的白色光晕,后来渐渐看清楚了,那是一整片巨大而安静的莲。
我见到年少的自己站立着。
在那片莲池之上,他合拢了双眼,微微昂起的头顶上白云流絮。
我出生时,正值初夏,日光朗朗莲开满池。母亲那时已进宫三载,双十年华韶秀如昨。她后来悄声告诉我,她一度不想留我,连打胎药都暗地备妥。我眨眨眼,不明所以。母亲俯下身拥我入怀,在我的头顶长长地叹气,阿知年幼不谙尘世。
阿知是母亲私下对我的昵称,人前她只如一般母妃遥遥而矜贵地唤道,池知。母亲说,皇室不允许太粗俗的叫法,但她偏要如此唤自己的儿子。阿知、阿知,多好听。她言罢倏尔吟吟笑开,眉目难得一见的俏皮,像是想起了某些年代旷远的趣事,又像是恶作剧得手窃喜的孩童。
我长到九岁的时候,已经很熟悉母亲描绘中的叶州。有时候闭上眼,面前就是叶州城笼在雾气里风姿绰约,遗世独立。我知道这座南方城镇隆冬的晨间一定会有浓雾覆盖,并且正午的日光格外温煦,一弯弯石桥下吴河的流水逶迤淌过。而每每夏季,城中女子薄纱水袖,乌黑鬓际一朵白莲沾露,亭亭穿行于青石巷弄。及至处暑节,满城烟火燃放,男女老少聚集东市彻夜狂欢。彼时的叶州便宛若一支长于暗夜的莲花,洁白且硕大。
我听母亲坐在窗边细细为我形容她记忆里故乡的物事,面上神情恬静,却不知因何,我隐约感到她低敛的眼尾似有郁色如墨画渐次渲染。我手足无措地旁立,好一会儿才上前几步握住母亲的手指。
而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当日母亲容颜曾一瞬化作一朵六月莲,在艳丽的帏帘下芳香清远。那时候,我听见一把急切的童音许出不知其意的约定。母亲,总有一天我带你回叶州,好不好。她就那样笑而不语,只紧紧回握我的右手,掌心一片灼热。
我时常抬头看明亮的太阳,就在沧朱宫里渌池边的筑楼上。皇城的一方天空下,临水生长的树木葱茏挺拔。那些温情的枝叶舒张,遮蔽我的眼睛。日光就这样落下来了,在春天,或者夏天,零星小点地兜满我一脸一身。
再偷瞧几眼,又忙忙地收回脑袋,牢牢盯住面前的书卷。还好,还好夫子正说到动情处无暇它顾。我掩袖懒懒打哈欠,一旁的行兮忽然侧了脸,声音细细地问,七皇兄等会要不要来我宫里看三国的皮影戏。快速瞄眼兀自激动演说的夫子,我点头如捣葱。
待夫子言犹未尽的步出学堂,行兮跳起拉过我的胳膊朝远处的宫阙疾跑。在因奔跑而摇晃的视界里,我看见我们的影子被暮间的余晖映上森然的城墙,形如两只翔游的雏鸟不知倦返。
到底是幼我三年的八岁小童,没跑多远便气喘。我好笑的慢下脚程,拍拍他松软的额发。行兮,别跑了,皇兄不急一时。
他点点头,仰起莹润光洁的面孔,略微犹豫。如果皇兄想要,行兮可以把那套皮影给你。
我挑眉,狐疑地道,那不是父皇特地命师傅为你赶制的么,怎好随意赠人。便摆摆手,不甚在意。
身侧一时无音,俄顷,听得行兮轻声对我说,原来七皇兄也只同他们一般不以真心待皇弟。
不由惊诧,转头看去,行兮已松开我的衣袖独自走远。我提气,快步追逐。日光渐凉,举目而望,半边沧朱宫湮进夕阳,端华容颜须臾垂老。与行兮并行时,我做出闲书里江湖豪侠的动作,手臂一振勾过对方单薄的肩背。嘻嘻笑语。这样罢,我拿件宝贝和你换,可不比那皮影儿差多少。
母亲有时不发一语的凝视着我,然后用她细白的手指抚摸我的脸颊。一遍一遍。浓密的睫毛是微微颤动的,令一片伤怀隔山绕水。一直到我十四岁了,我才终于明白那些匿迹在母亲目光里的情绪究竟因何而生。也是那个时候,我首次回忆自己九岁时许给过母亲一个约定。我曾经是告诉她总有一天我带你回叶州。回去那里,永远离开这座太阳阴影之下的皇城。母亲,我们可以安乐地生活下去。
整座沧朱宫的主人,也就是我高坐朝堂的父亲,在我全部的记忆里仿佛只有一张英武而严肃的坚毅面孔。他必定是对我讲过什么的,或多或少,哪怕支言片语,我如今却始终不能确切回想。我只是深记母亲唯一一次向我言及父亲的情景。
我见到年少的自己站立着。
在那片莲池之上,他合拢了双眼,微微昂起的头顶上白云流絮。
我出生时,正值初夏,日光朗朗莲开满池。母亲那时已进宫三载,双十年华韶秀如昨。她后来悄声告诉我,她一度不想留我,连打胎药都暗地备妥。我眨眨眼,不明所以。母亲俯下身拥我入怀,在我的头顶长长地叹气,阿知年幼不谙尘世。
阿知是母亲私下对我的昵称,人前她只如一般母妃遥遥而矜贵地唤道,池知。母亲说,皇室不允许太粗俗的叫法,但她偏要如此唤自己的儿子。阿知、阿知,多好听。她言罢倏尔吟吟笑开,眉目难得一见的俏皮,像是想起了某些年代旷远的趣事,又像是恶作剧得手窃喜的孩童。
我长到九岁的时候,已经很熟悉母亲描绘中的叶州。有时候闭上眼,面前就是叶州城笼在雾气里风姿绰约,遗世独立。我知道这座南方城镇隆冬的晨间一定会有浓雾覆盖,并且正午的日光格外温煦,一弯弯石桥下吴河的流水逶迤淌过。而每每夏季,城中女子薄纱水袖,乌黑鬓际一朵白莲沾露,亭亭穿行于青石巷弄。及至处暑节,满城烟火燃放,男女老少聚集东市彻夜狂欢。彼时的叶州便宛若一支长于暗夜的莲花,洁白且硕大。
我听母亲坐在窗边细细为我形容她记忆里故乡的物事,面上神情恬静,却不知因何,我隐约感到她低敛的眼尾似有郁色如墨画渐次渲染。我手足无措地旁立,好一会儿才上前几步握住母亲的手指。
而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当日母亲容颜曾一瞬化作一朵六月莲,在艳丽的帏帘下芳香清远。那时候,我听见一把急切的童音许出不知其意的约定。母亲,总有一天我带你回叶州,好不好。她就那样笑而不语,只紧紧回握我的右手,掌心一片灼热。
我时常抬头看明亮的太阳,就在沧朱宫里渌池边的筑楼上。皇城的一方天空下,临水生长的树木葱茏挺拔。那些温情的枝叶舒张,遮蔽我的眼睛。日光就这样落下来了,在春天,或者夏天,零星小点地兜满我一脸一身。
再偷瞧几眼,又忙忙地收回脑袋,牢牢盯住面前的书卷。还好,还好夫子正说到动情处无暇它顾。我掩袖懒懒打哈欠,一旁的行兮忽然侧了脸,声音细细地问,七皇兄等会要不要来我宫里看三国的皮影戏。快速瞄眼兀自激动演说的夫子,我点头如捣葱。
待夫子言犹未尽的步出学堂,行兮跳起拉过我的胳膊朝远处的宫阙疾跑。在因奔跑而摇晃的视界里,我看见我们的影子被暮间的余晖映上森然的城墙,形如两只翔游的雏鸟不知倦返。
到底是幼我三年的八岁小童,没跑多远便气喘。我好笑的慢下脚程,拍拍他松软的额发。行兮,别跑了,皇兄不急一时。
他点点头,仰起莹润光洁的面孔,略微犹豫。如果皇兄想要,行兮可以把那套皮影给你。
我挑眉,狐疑地道,那不是父皇特地命师傅为你赶制的么,怎好随意赠人。便摆摆手,不甚在意。
身侧一时无音,俄顷,听得行兮轻声对我说,原来七皇兄也只同他们一般不以真心待皇弟。
不由惊诧,转头看去,行兮已松开我的衣袖独自走远。我提气,快步追逐。日光渐凉,举目而望,半边沧朱宫湮进夕阳,端华容颜须臾垂老。与行兮并行时,我做出闲书里江湖豪侠的动作,手臂一振勾过对方单薄的肩背。嘻嘻笑语。这样罢,我拿件宝贝和你换,可不比那皮影儿差多少。
母亲有时不发一语的凝视着我,然后用她细白的手指抚摸我的脸颊。一遍一遍。浓密的睫毛是微微颤动的,令一片伤怀隔山绕水。一直到我十四岁了,我才终于明白那些匿迹在母亲目光里的情绪究竟因何而生。也是那个时候,我首次回忆自己九岁时许给过母亲一个约定。我曾经是告诉她总有一天我带你回叶州。回去那里,永远离开这座太阳阴影之下的皇城。母亲,我们可以安乐地生活下去。
整座沧朱宫的主人,也就是我高坐朝堂的父亲,在我全部的记忆里仿佛只有一张英武而严肃的坚毅面孔。他必定是对我讲过什么的,或多或少,哪怕支言片语,我如今却始终不能确切回想。我只是深记母亲唯一一次向我言及父亲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