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2,196贴子:2,903,186

回复:开悟的一些特点(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自己感觉看见开悟的人会心生法喜,一辈子不愿离开,毕竟这辈子我是佛与菩萨都见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4-02 09:00
收起回复
    虽然空空如也,但心里好像石头一样,如如不动。


    IP属地:北京25楼2015-04-03 22:42
    收起回复
      感恩蜗牛太牛师兄,感恩清凉月老师


      IP属地:四川29楼2015-04-30 22:02
      收起回复
        真的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05-04 19:56
        收起回复
          打坐时上座和下座的注意事项
          因为在坐的过程中,必然的有一个放松。尤其是建立在专注基础上的放松,就放松的更加彻底。所以尽可能的避风,注意这点。尤其是身体打坐过程中的关节的部位,比如说膝盖、胯骨、股骨大转子这个位置,都要用一个薄的毛巾被或者什么把它裹起来,裹严点。第二,因为大多数采用的是缅甸坐,这样前面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垫子要垫高一点,垫至少四指吧。这样能保证身体前倾,不至于摔倒,不至于向后仰,能够持久。同时初学坐的时候清明不容易升起,容易产生昏沉,所以坐的位置一定不能过高,不能坐在床沿上,有时候稍稍打瞌睡,一下子就栽下来了。所以尽量坐得靠近地板,离地板近一些,位置不能太高。
          坐上之后,先是活动一下,稍稍地把腰、肩膀等等的都活动一下。活动之后,肌肉的筋腱不再那样的强力。也就是说突然让它处于紧张状态之后,它不是很舒服的。活动之后这样坐的时候容易让气脉流畅,不至于产生更多的问题。活动之后,然后就端端正正的坐下来,一定要让腰部挺拔有力,头顶微微向上顶,然后身体略略的前倾。这个时候开始进行放松,只放松加强逻辑思维的那些肌肉群(面部),把那些肌肉群放松,腰部的肌肉群不用放松。然后呢因为在刚开始的时候腿疼不可能升起,腿疼没升起之前,就开始观自己设置的观察对象,多设置几种观察对象,反复的观。在不断的调整观察对象的过程中,心情慢慢的处于平静状态。这样就可以。
          下坐的时候,这就视具体情况了。
          如果你没有达到高层次的话,下坐的时候,你就可以先把身体,尤其是关节位置,轻轻地拍打拍打,然后揉一揉,腿伸开活动一下,稍稍活动活动,脖子扭扭,脸搓搓,后脑勺、头顶都可以拍拍,然后身体气血流通之后,再下坐。这就是咱们平时说的那种下坐之后的按摩的动作,这个以前接触气功的人可能对这个了解得特别多,这个也没必要执着。心稍稍放松一下,因为心在上一个阶段它是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的,现在拍打的目的是让这个心调动起来,让身体的觉知恢复,恢复之后汗毛孔就关闭了,不容易受风寒。然后就可以下坐。
          下坐之后不要马上到风地去,就在背风的地方稍稍活动。
          如果你觉得比较昏沉,接下来就可以在背风的地方搞一些活动,比如走动一下让身体稍稍汗出。
          那些已经达到高层次的人,对这些要求不是非常高的。所以,他也可以经过那种活动,也可以拍打拍打身体等等,但不拍打也没关系的,对这个要求不是非常高了,只要不到风特别大的地方都行,他能扛得住的。因为清明是建立在专注的基础上的,因为他特别专注,特别专注,这种汗毛孔就不像平常那样,它有一种特殊的状态,所以对外界的抵抗力特别强。
          所以这就是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堕入细昏沉,就是坐的过程中出现细昏沉,这种情况就和一般情况下处理一样;对于那种已经达到高层次的人,他可以拍打,也可以直接就下坐,因为下坐之后他的腿气血都是流通的,就可以直接进行活动的,他也不需要特别的去做一些大运动量的活动,要出汗啦等等,这个倒是对于他来说不是非常重要。这个也是因人、因情况而异的。
          大致就这些吧,其它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特别的。有的同志接触的是气功和其他,他们对这个讲得特别的多。比如说上坐前要少吃饭、松带等等;下坐之后不要马上去解手等等。讲得特别特别的多。不过这个对于一个已经能够经常达到高层次人来说,这个就不算什么;不能达到高层次的人要稍稍注意一下,有一定好处。
          但是总体来说身体是如幻的,这些都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突破的问题,突破之后这都是很容易解决的。所以说在坐的过程中,尤其是不能像有的人讲的那样:坐下来之后,放松,然后把哪些都穴位打通了,然后开始吸收能量啦等等。这个绝对不行!不能这样!当你有了这样的观念的时候,你首先就有一个“我念”在里面,当“我念”生起的时侯你就很难达到一个高层次,你就还是在低层次进行,无法跳出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咱们(和他们)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搞那种能量吸收等等那是在现在这种状态进行的,有一种心物的对立。咱们这个地方完全就是心物是一体,它是比较究竟的。心物是一体,不存在说你去吸收能量,没有这些东西的。


          IP属地:广西33楼2015-05-30 17:09
          收起回复
            开悟的一些特点是..心中不再相信有迷悟.高低.你我等分别假相。遇一切境心不异。还有.明白了生命的本来面目.即大圆觉.这种人念念平等.念念觉醒。那么问题来了.好好观察自己.诚实判断自己离这样还有多远!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5-06-01 15:02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40楼2015-06-04 05:41
              回复
                打坐禅修QQ群167787335 ,系统学习,有老师指导、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讲得很细,有很多同修的打坐经验参考,不分门派,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
                方法和路这样走(供参考),一是从观身体觉受入手:观手或观呼吸,心稳定了,再观心或观慢动作等入定。二是从心入手:直接观心


                IP属地:广西41楼2015-06-04 13:37
                收起回复
                  从禅宗三关来说,所说属于破初关前后的特点


                  IP属地:浙江42楼2015-06-04 16:20
                  回复
                    学佛的捷径
                    有同修问:“有没有学佛的捷径?”有,一定有,怕你不信,故一般不说。这里简单说一点儿,或许你能从中找到一个入处。但注意不要从字面上理解,要时时归于自心,看看自己听到以下这些话,自心怎样?那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但若要更究竟,还需继续深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那是你的本来面目”,仅仅只是如来藏无门之门,还不是真正的如来藏,因为这里还是建立在执着的基础上,还有能所,是因缘所生法,这一点儿我们在《解坛经》一文中有专门论证,目的是让有志于实修的学佛人不要把这里误认为是如来藏而耽误了行程。
                    问:学佛有没有捷径?
                    答:有。拿火烧天;张口吞天;小蛇吞巨象;幼蚁背大山;饿虎猛扑面;惊见: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池);……
                    又问:还有吗?
                    答:正在单相思,突撞南墙上;正在沉思中,鞭炮突炸响;饿虎猛扑面……
                    再问:只有这些了?
                    答:处处皆是。尼姑是女的,和尚是男的;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日东升,日西落;母鸡下蛋,公鸡打鸣;用嘴吃饭,用脚走路;……
                    ……
                    佛法的简单,让你觉得好笑,满目皆是第一义,处处都是如来身。找什么?寻什么?看自心!


                    IP属地:广西43楼2015-06-10 13:59
                    回复
                      觉了满目青山,迷了青山满目。。。感恩分享!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5-07-20 18:41
                      回复
                        净土宗不就要念佛号和观想佛的样子么?整天念着阿弥陀佛,观想这阿弥陀佛的样子,那他有一天觉得自己看见了阿弥陀佛,还和他说话,没什么奇怪的。总觉得很多人修净土很迷信,自己把心迷进去了就觉得看到了开悟了。


                        46楼2015-07-21 09:52
                        收起回复
                          净宗佛子如何快速证得净念相继一心不乱?(转帖)
                          经常听我们净宗佛子诉苦说净念相继一心不乱很难做到,原因在哪里?我们知道,弥陀就是慈悲的意思,佛陀让我们念弥陀就是告诉我们要培养大悲心。佛陀看到末法时期的人们悲心不切,因此首先要培养大悲心,而大悲心是一切禅定之母,大悲心自带定,因此你念弥陀修的其实是大悲定。
                          许多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嘴里念弥陀心里一点也不慈悲,不柔软,念佛号好像在撵贼,这正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心口不相应,喊破喉咙也枉然。和一些佛子在座谈中,有一个佛子说:刚打了一个佛七,喊得我耳朵嗡嗡响,总算结束了,可要好好歇一下。你看他那如释重负的样子,真让人寒心。
                          我们既然知道弥陀是慈悲的意思,就应该明白净土宗其实是对大乘根基的人说的,是单刀直入进入如来藏的。因此,一个人如果有很深的悲心,是很容易心口相应,因而也就很容易证得净念相继一心不乱。我们今天的人怎麽样呢?现代生活节奏很快,再加上道德观念远远比不上佛陀时代,到处都是表扬与自我表扬,不要说大悲心,就连谦虚心都没有了,还是大乘根基吗?既然不是,就老老实实地承认,然后老老实实地按照佛陀教我们的方法进行。佛陀是怎样教我们的呢?
                          我们知道根基差的人心易散乱,因此要首先让心静下来。我们在以前的几篇文章中专门论述过,要想真正静下来,必须首先证到身空,身空后再念佛就很容易做到净念相继一心不乱。
                          怎样快速证到身空呢?当然仍然要严格按照佛陀教给我们的方法进行。佛陀教给我们的方法太多了,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快呢?根据马哈西亚多等大师以及我们的实证经验来看,最快捷最有效的就是身随观。具体操作如下:
                          现在你坐下来,刚开始的时候你会感到腰酸腿困,手足麻木等等,各种不适感觉纷纷而来。你就选择一个最明显最痛苦的感觉作为观察点,比如手麻,你静静地客观地观着这种麻,不要干扰它,更不要对抗它,也不要转移注意力,要专心致志地看着它,你会发现手慢慢地由麻变胀,并且开始发热,你只需静静地客观地用柔软心专心地观着这些感觉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你会发现逐渐没有了手的感觉。然后你再选择其他最明显的感觉,还是这样客观地静静地看着它。
                          就这样,大约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你就会证到身空,接下来你用柔软心念佛,很快你就能证到净念相继一心不乱。许多人渴望见到弥陀佛,那你就在身空后以心观心,很快你就会证入如来藏,亲见弥陀。有的人说,你观心不念佛号能见到弥陀吗?我们要知道,诸佛的他心通是建立在无相的基础上的,远远胜过那些建立在有相基础上的他心通,因此,弥陀佛不是耳朵不好使,需要你大声喊才能把他喊来,只要你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心里有这一愿,一切就全解决了。
                          希望新佛子能够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佛陀言教的理论体系,从而尽快上路,早日成功,印证佛法的伟大。
                          大根机:口念弥陀,心住慈悲,心口相应,极乐现前。
                          小根机:先证到身空,然后1、念佛:忆念弥陀,直入极乐;2、观心:以心观心,花开见佛。


                          IP属地:广西47楼2015-07-21 10:01
                          收起回复
                            昏沉中打瞌睡的实证方法
                            打瞌睡本身也是昏沉的状态,昏沉分为浅昏沉、深昏沉和睡眠,打瞌睡只是其中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观想观察对象的特征,往往是不一样的,刚有一丝瞌睡的时候,你还带有静的特征,这时候你还能稍稍用(比喻观察对象是声音)声音去进行实证,你还可以用观察对象的其他特征进行实证,这是刚刚开始瞌睡的时候,但瞌睡已经形成、已经比较明显了,那么声音这个特征就没法使用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声音的敏感性不强,这时候你就只能够使用观察对象的最基本的特征,也就是声音的生灭。
                            如果你是通过观外境的,那么你只能通过咱们以前说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状态,你只能观察到物质的最基本的形象,也就是这个影子,而不去进一步了解究竟是什么。
                            就像我们平时打瞌睡的时候,困倦的时候也能感觉到边上过去一个东西,过去的什么样的东西,有时候不了解,是一个人啊还是一个动物?是人,是大人还是小孩啊,男人女人啊,不了解,但是你知道有一个东西过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住于观察对象的基本特征,那么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状态。
                            这种状态就持续的去觉知,既不让自己睡过去,也不让自己像平时那样清醒,这样你就能继续觉知外境,觉知外境的一切的变化,比喻外面有一个人在吆喝买东西,你知道有这种声音的生灭,你不去体验声音的内容,也不去体验声音的强度,因为在这种状态你体验不了,你不愿意去体验,你只能体验声音产生了、消灭了,人家喊的什么你不去管他,然后旁边过去的是什么,你只知道过去了,也不去进一步了解,在这种状态,你保持觉知,安住于这种状态,这样你逐渐逐渐就证入了思维本体,那么这种修法就是以一切外境作为所缘,无论什么样的外境都可以作为所缘,在这种情况下是同时均等的觉知一切的。


                            IP属地:广西48楼2015-08-11 08: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