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u,您好!
拜读了您在《软件学报》第一期发表的论文《D-S理论中证据损耗分析及改进方法》后,感觉很有收获,但是对证据理论,我也不太懂,所以有几个小问题想向您请教:
(1)文中 “2.2扩展组合规则”部分您提出的公式中,合并前分子部分共有3项,第一项可以看作是交的部分,第二第三项,对与命题A来说,应该看作是冲突(干扰性或者否定性), 这3项的性质不同;
(2) 文中,您提出几种一致性,为度量这几种一致性,您提出证据损耗调整因子,是不是这几种一致性可以通过“集合之间的交、并”等来度量,如集合的势函数,这样计算起来是否更直观和有效;
(3) D-S合成公式存在很多优点,所以很多人认为不是证据合成公式本身存在问题,对于存在冲突的问题,是数据本身有问题,所以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很多冲突处理方法都是基于这个思想,如距离/加权的思想;
(4)您提出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冲突的情况,也可以处理正常的情况,我觉得对于D-S合成公式,可以通过增加因子来调整,如2条证据,(A)和(A,B)对A的支持度和(A)和(A)对A的支持度,是不同的,一个比较好的、容易计算的因子就是用“集合交的势除以并的势”。
(5)还有,我不知道如何计算文中提出的两个重要参数,按照文中的最后举例给定的参数,对于以下2条证据(辨识框架势:A,B,C),
证据1 A:0.8, B:0.2 ,其余为0
证据2 A:0.7, B:0.2 ,其余为0
利用您提出的公式,对于最后融合的证据的收敛性,和D-S合成公式相比,好像没有太大的提高。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小问题,我担心自己对您的理论理解的不够深,所以想请您给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