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家射手流应用到ai的尝试:大量射手+少量步兵
这种思路应该不是在下独创,但是限于各种原因——比如降低玩家压力——而没有多少实现的例子。
那么,射手流如何交给ai?具体效果又是如何?
在下用蓝国做了实验。理由有这么几点:
1,蓝国在游戏中的定位就是射手占优的势力,加强射手天然有趋势。
2,射手野战的特殊性决定了ai很难像玩家一样用好射手,结果就是很多势力的射手实战中作用很小甚至拖后腿——代表势力就是绿国、帝国。所以,也只有以瑞游见长的蓝国最可能承担这个实验者,因为瑞游远程很强,而即便是近战也有与不少近战步兵的一战之力。
3,潘德G给蓝国的整体态势为步、骑、射整体实力大致相当,而又偏向骑+射流。
其中,骑兵偏向冲锋和游骑,近战骑兵相对匮乏(尽管龙骑士是紧随暗影、狮子的主力近战骑士),导致了蓝国突防能力一流但扩大战果困难。
步兵有三员猛将:守护者、高地长戟、天琴剑圣。
三者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步兵体系:抗线、支援、输出。而且,实力均属中上流。(天琴剑圣不提,高地长戟输出一般,但银戟距离较远,支援能力较好。瑞守长期被在下看低,测试中发现,瑞守甚至能够打赢开射击的菲侍,关射击的菲侍要打赢瑞守也要花些力气!就算作为肉盾,瑞守也是中上游的肉盾。只可惜贴身战相性稍差。)
射手以瑞游、精猎为主,又以瑞游为输出主力,但配合了大量的低阶弓手,虽然整体规模很大,但很难构成对敌方的压倒性优势。
之所以提这个,是因为蓝国在定位上与帝国产生了重复——帝国同样是偏向三线平均的势力。
而弓手与弩手不同,弓手压制力更强,推进能力更强,所以,相比于弩手,弓手有更大的潜力形成射手流。这也是在下选择蓝国而非帝国采取这一战术的原因之一——即便给帝国一堆重弩、火弩,也很难提高其整体实力。
这种思路应该不是在下独创,但是限于各种原因——比如降低玩家压力——而没有多少实现的例子。
那么,射手流如何交给ai?具体效果又是如何?
在下用蓝国做了实验。理由有这么几点:
1,蓝国在游戏中的定位就是射手占优的势力,加强射手天然有趋势。
2,射手野战的特殊性决定了ai很难像玩家一样用好射手,结果就是很多势力的射手实战中作用很小甚至拖后腿——代表势力就是绿国、帝国。所以,也只有以瑞游见长的蓝国最可能承担这个实验者,因为瑞游远程很强,而即便是近战也有与不少近战步兵的一战之力。
3,潘德G给蓝国的整体态势为步、骑、射整体实力大致相当,而又偏向骑+射流。
其中,骑兵偏向冲锋和游骑,近战骑兵相对匮乏(尽管龙骑士是紧随暗影、狮子的主力近战骑士),导致了蓝国突防能力一流但扩大战果困难。
步兵有三员猛将:守护者、高地长戟、天琴剑圣。
三者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步兵体系:抗线、支援、输出。而且,实力均属中上流。(天琴剑圣不提,高地长戟输出一般,但银戟距离较远,支援能力较好。瑞守长期被在下看低,测试中发现,瑞守甚至能够打赢开射击的菲侍,关射击的菲侍要打赢瑞守也要花些力气!就算作为肉盾,瑞守也是中上游的肉盾。只可惜贴身战相性稍差。)
射手以瑞游、精猎为主,又以瑞游为输出主力,但配合了大量的低阶弓手,虽然整体规模很大,但很难构成对敌方的压倒性优势。
之所以提这个,是因为蓝国在定位上与帝国产生了重复——帝国同样是偏向三线平均的势力。
而弓手与弩手不同,弓手压制力更强,推进能力更强,所以,相比于弩手,弓手有更大的潜力形成射手流。这也是在下选择蓝国而非帝国采取这一战术的原因之一——即便给帝国一堆重弩、火弩,也很难提高其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