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吧 关注:2,116贴子:81,888
  • 7回复贴,共1
引言:或许这仅是一个思者留给未来的箴言。在那时,所有以世界为基本的经济必然要迎来共产的结果,其中不同的仅是形式,从而构成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1楼2020-04-16 01:31回复
      人类的根本就是生存与延续,所有人类社会间的一切行为便是建立在存续之上的平衡,并围绕着存续间来展开。经济作为人类行为之一便是人类的生存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展开,人类的生存可能便是由经济的产出和消耗来保障,这种保障是人类社会对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统筹,在经济活动中是社会对人自为的统筹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是社会对经济和生存的动态平衡,所以在动态的过程中就必然的要构成社会的分配需求。
      分配的形成是社会动态过程中所必然的要求,在这过程中对分配主体的认知就决定了社会的构成形式以及所显现的社会目的,在形式与目的构成了社会普遍认识之后就会形成对存活者的选择。但由什么方式来主导分配在社会的进程中并非是一个定式存在,随着时代的需求分配形式会自为的调整,虽然一切社会的分配形式会趋向于博弈论般的走向均衡,但实际上明确的意志目的会对分配主体产生关键的定向作用。


    2楼2020-04-16 01:31
    回复
        用现象观简单的看货物产出,如果粮食产出了只需要供给人吃饭、房子建好了只需要供给人居住,简单的只是从生产到使用的直接生产力关系,应该并不存在复杂的分配问题,比如原始经济的自然供给在温饱意义上可以算作按需分配,但问题是人需求延续就不能仅是产多少就吃多少,需要做长期的考量。随着文明程度的进步,对居住的适宜要求也会随之演化来保障更大的生存需求,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量质变的过程。量变的堆积自然会对质变提出要求,来保证量的持存与效能,过剩的生产力更需要社会性的统筹与分配,而仅是不足只需计划性的加大生产力即可,但发展生产力则不能仅靠生产力,更在于质变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增效赋能。
        量是已有的、质是比对的,而质所比对的就是质的形式,因为一切存在物会通过其形式、或是说结构催生出相应属性,所以人类组成社会化大分工这种形式就不只是仅为了温饱,因为独居自足依然可以求温饱,但出于延续目的而组成一个家庭时,显然就打破了独居温饱的基础,家庭本身就是一种结构化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的实在性表现为层次的长幼关系、成员间相互独立的制衡关系,而社会或许可以说就是这种简单关系的广延。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仅构成了家庭的现象,同时也由这种现象体现了家庭的意义,由家及国所以从广义上讲社会化大分工既是个体关系的总和,同时这种关系也体现出了社会的形式需求。因此社会总的来说是社会人的关系总和,这种关系的总和在动态上的平衡就表现为经济的相互作用,而对这种作用的抽象认知就是能效的产出与需求的消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关系对于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构成了一定形式的生产关系,并通过对需求与管理的统筹分配着产出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中从生产到消耗的统筹意义是什么?这个意义就是生产与消耗的均衡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且本质上来说社会这一形式的本质属性就是对发展的需求。


      3楼2020-04-16 01:32
      回复
          发展对于社会而言其现象就是生存力的扩张,不同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目的就会由自身的形式构成属性,促成不同的张力形式。暂且悬置已有的社会构成,对于人的本质来说就是生物的本质,而生物体的第一性就是对生存的选择能力,所以群体化的生存首要的目的就是如何调整第一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放在社会形式中也就是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对于简单的社会结构而言食物供给的最大化就是生产力最直接的释放,在原始社会中食物的供给可分为采摘及后续的农植,而另一个就是游猎到畜牧。这两种生产力由形式就会引申出农耕关系和牧猎关系,并随着对生产力对人口的发展作用就会趋向相关的属性认知,在生产力的扩张与人口的扩充中就会间接的构成对生产关系的定向作用。不同的生产关系促成不同的生产力发展,而关系本身就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扩张为不同的生产目的,当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目的集群相遇时就会延伸出贸易与抢掠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的碰撞就表现为社会的政治需求和社会的方向选择问题。
          传统或是说旧时代社会关系中,诉诸武力的暴力抢夺是人类集群最直接的整合方式,其演化型观点就是马太效应(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以直接的方式单向促使物资和财富构成整合,以此自为的扩充生存能力促使量质变,而与之不同的就是贸易的整合方式,在于不同文明间互为的补充效应通过质变促进量变,并且对于文明间的贸易意义并非是落差性的文明贸易,而是差异文明间的优势互补,比如农业文明和牧猎文明的粮食毛皮贸易就是一种优质互补所构成的量变,另外发达文明的技术优势与欠发达文明的地区生产力结合也是一种质变层面的互补,所以不同文明间的贸易互为不是由于落差而构成,而是由不同文明间的质变形式来构成的,构成的直接现象就是产能的溢出效应,而产能溢出的达成具有实体经济与效能经济的多重性。对于一种形式的存在,其过度充盈的结果必然是使其向实在性去转变,这种实在性会使存在形式本身凸显出实体意义,而支撑充盈到实体过程的本质规律叫量质变。量质变作为一种方法论来运用,其现象应不只是物质和精神的二分法。单一物质的充盈必然突显其功能的质变,比如吃的粮囤积过剩就为酿酒提供了质变基础,而精神意识上的盈满必然也会为认识上的提炼输送素材,所以贸易中所蕴含的经济需求本质上便是量与质的平衡。现代经济以实体产出和金融流转的二重性平衡着社会生存。产品的供需伴随着金融的波动,这种产出与金融的相对效应给政治的统筹提供了可操作的基础,同时金融与资产的对应性也为金融抢掠提供了条件。


        4楼2020-04-16 01:32
        回复
            抢掠文明是古代战争形式的现代演化,而现代抢掠文明的武器则由财物的对应关系延伸为货币金融权,为什么说金融是一种抢掠工具呢?因为金融所意指的是生产行为的实体与实在性,是社会流动意识的具象化。这种具象化的表征就是实体的价格化,并用价格的表象遮蔽实在的价值化,当价格掩盖了价值便完成了金融对存在的统筹,例如金融泡沫对产能以及民生的遮蔽,看似平衡着实体与实在的关系,但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假象。人类社会以不同形式表征着属性目的,一切的存在物其意义都是如何展现自身实在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实体形式与社会需求的整合构成了属性目的,同时,从属性到目的实现本质上还是社会固有结构对其文化的延异进程,这时文化也通过社会生活表现其实在性,文化意义构成了社会形式的底色,虽然在这交融中多通过货币财富来作表象,但同时货币财富也由其表象性消解了文明,货币意义对于文明的消解在于对文明价值的解构,使价值依附于数字象征,对于拜金主义而言其本质上所崇拜的是货币的交换价值而非货币本身的存在价值,但沉沦于对货币本身的迷信往往加速了沉沦者本身对价值的虚无化,因为通过货币所能彰显的并非是对善恶的判断而只是使用者的抉择,当财富的积累沦陷于对财富的贪婪时人性的善恶价值也就荡然无存了。控制好自我所拥有的金钱,多一些对成长帮助的投入,收敛一些肆意的挥霍与浅薄的享乐,在增加自己所投入的意义后财富也就会随着意义的增加而增值,即便是享乐如果能升华到一种对价值观的追求中,当有这样的心境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意义的增值呢?而对于经济的运转便是这种意义的增值,通过相互的提升来产生质变,经济行为中的质变交互就会催生了财富,在生成、使用、凭借中表现为价值财富。


          5楼2020-04-16 01:32
          回复
              价值财富由产能、消费、金融构成了社会流动的基础态势,表现在物质层面讲就是工业能力、市场层次以及货币发行,三者虽然共同支撑了价值现象但两两之间也有着制衡关系的存在。
              资金货币以价格标注了工业产出的价值,但从广义角度讲经济的金融现象是虚体,其意义是对工业产出的一个标的,所以当货币超发大于物产总量时,在宏观的供销平衡上看就会以通货膨胀的形式来均衡价格与产品的差异,通过提价使虚体的货币回归到产品本身的既定价值上,而微观上这个协调却是一个复杂现象,货币增量虽然超过了产品总值,但对交换关系的直接影响应是有细节差异,也就是增量货币如何进入到经济交换当中?私以为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放宽产业体的融资规模进入产方市场、一个是通过养老或社会福利参保账户进入到民众的消方市场,而宏观意义上通货膨胀形成提价这个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所以从微观层面讲可以由上述两个途径来分析货币进入流通时所构成的两个层面的范畴问题。
              一是如果提价是必然的,那么从平衡观来看就是说产品的总量是固定供给,因为购买资金充裕致使提价限购成为可能,这是产方经济原理。
              二是使用者资金充裕对于价格提升具有了更高的容忍度,所以充裕资金使一般消费的提价成为可能,这是消方经济原理。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先从产方经济说起。如果实际生产能力有限同时技术以及推广力不足,盲目的超发货币就会致使产能注水,那么集中占据产能资料的强势群体会经由马太效应促使资金向富裕阶层额外集中,并由于超发的货币引发估值虚高突显产能不足造成物产短缺现象,也必然会在流通上呈现通货膨胀促使消费价格提升,同时由于对产能缺陷的金融注水必然会向外溢出引发连带,致使其他产业的产能流入来平衡超发,而本质上的产能技术不足便产生了连带的恶性超发。与此不同的形式就是产能溢出具有上升空间,但资金注入不足无法将溢出产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状态,这时的超发注入必然会将溢出产能实体化,同时所增量的产能还可对社会产业结构进行供给促进,在促进的量变中经济会引发新的结构平衡。所以对于产方不同的态势而言,资金的超发注入对行业潜能的决定作用构成了通货的不同形态。融资注入是否能作为研发性投入呢?这就是风险控制范畴了,毕竟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还是有独立的行业存在。对于宏观经济层面而言,以不确定的技术性风投作为发行注资比较容易诱发货币失信产生虚值效应,所以仅以产能扩张为主体投入更为稳固些,毕竟实物还能以物抵债。对于标的为产能的资金而言,资金放量主要还是以产能扩张为主,有效的产能扩张所带来的利润可以作为技术性投入的资本。金融放量通过对产能的投入和收紧便是在宏观调节上稳固了共产的协同关系:产能共同体。而向民众的福利注资便是扩张经济的基本盘,但同时福利性注资的基本要求就是与社会共同体的密切关系,以及政策性的基本保障。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以货币超发的形式来构成的,是产业以及金融对市场层级的细化以及分化来构成的。


            6楼2020-04-16 01:33
            回复
                公有的国家主体是经济运行的承担者,肩负着货币信用和金融注资的控制力。产业群体吸纳融资扩展自身的生存力,以无息贷款方式可用于充实有效产能便是国家货币实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经济产能实体化的途径。国家以金融放贷与回收实施产能的实体化需要建立在信用实效和监管实效的基础上才可有效推进,推进产能实体化其目的在于充实生产力来满足社会的一般需求,其中牵扯了资源、农牧、加工制造,以及部分的基础服务实业的建设工作,产能实体化是对产出能力的具象化是对有效的做功形式的建立,达成产品有效产出的实际结果,在侧重与协调中金融投入不应是宏观层面的控制手段,应在于税收倾斜的调整,而国家货币的后盾便是国内经济产能的实体基础,税收控制在于引导流动趋向使实体业和能效业产出达致均衡的博弈状态,有效缓冲实体过剩的内卷化和能效投入的泡沫化,实在性的扩展社会需求空间。宏观层面的金融投入与等价回笼虽然看似没有利息收益,但作为货币发行方企业所扩张产能就会在增发应对上体现出经济增长,而另一方面无息贷款为税收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收益空间用于财政建设工作,一些基础建设的增发投入则可以将经济资金注入到参建民生和基础民用层面扩容经济需求,并且有比例的基建推进也可由产能税收进行平衡,或是收购民品用于国际贸易补足财政做好进出口管控工作。但主旨上还是要扩展国内需求面的建设工作向需求要市场。


              7楼2020-04-16 01:33
              回复
                  市场的扩张应是经济生活的扩展其本质上还是需求表象的质量变,而支撑经济生活展开的本质作用就是文化生活。如果说产业与金融构成了人类的基本交换,那么市场消费与供给面就这个交换的意义所在。
                  市场的意义本质上是文化意识的延伸,在文明的演化进程中经由知识的积累,促使了知本条件下的市场层级化表现,层级的演化进程虽然是以建立在积量基础上的形式质变为起因,但其显象却是以质变增量后对原始量变的降维打击为展现,因为质变是形式结构改变后对量的集约化,这个过程就像从手工种植过渡到机械化,再由机械化进入到AI一样,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的知识积量直接改变了种植形式,完成跨质之后的产量集约时便完成了对人工的降维打击。从人类进程看,生活形式的逐步改善也同样是基于量质变的选择张力,有了产出的量变盈余才会有对利益性质的再分配。所以当社会个体的获利结果远超出最低的温饱时,其盈余的收益才会为需求经济的扩张提供释放空间,当个体收益仅压缩在温饱水平或低水平,那么被压缩群体的经济供给也就只有扁平化并被排除在有效的经济张力之外,而不能形成有效互为的经济需求流动时,经济群体中的富有阶层基于马太效应也会使“富人游戏”走向社会的对立面,促使经济层次简单化构成贫富鸿沟阻碍经济繁荣和优化,因此可以说经济的本质目的在于供给而非简单的利润关系,因为净盈利的终极模式是就是抢掠式金融比如欺诈和霸占的方式,用武力推行强制货币制度以及通过金融虚估侵占他者实体利益,而得以实现的条件就是强权和愚化用财富遮蔽智慧,所以共产化的经济首先就是明智的共同体,法度等同不受财富和地位的左右,信息透明全程可查可控,分治共赢接受公开监督追责可溯,目的共享为最大群体利益的参与提供条件,终极追求超出利益和财富的锢旧,设立持存的国家与全人类受益的理念信仰。


                8楼2020-04-16 01: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