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虫吧 关注:3,571贴子:30,879
  • 11回复贴,共1

关于Phasmatodea(䗛目)的不完全报告(持续更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世界已知的Phasmatodea约有2500种,其物种历史可追溯至侏罗纪中期。它们以变幻多姿的拟态技能著称,可以说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之一。本帖会从Phasmatodea(以下称竹节虫)的基本信息,通用饲育方式以及生态现状与全球市场等方面入手,争取能为新手或对竹节虫着迷的盆友带来一些参考和比较。其中多数资料来自国内外饲育者经验及一些学术期刊论文经个人筛选汇总,有不足的地方还望擦漏补缺。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5-07 19:57回复
    竹节虫,又称䗛,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竹节虫目(学名:Phasmatodea,或称䗛目)的总称。
    分类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类(未分级):双髁类
    亚纲:有翅亚纲
    演化支:伴翅类
    下纲:新翅下纲
    并系群:外翅总目
    目:竹节虫目(䗛目)
    竹节虫通常体型修长,呈圆筒形,棒状或枝状;少数种类扁平如叶。复眼发达,单眼通常退化。翅膀通常退化;如有翅膀,前翅通常小于后翅。不完全变态,陆栖,植食性昆虫。多数分布于热带。
    外网部分认为全世界最大的竹节虫为马来半岛的尖刺足刺竹节虫,但又数据表示最大的竹节虫为成都华曦昆虫馆发现的四川巨竹节虫。另外,竹节虫目与纺足目亲缘关系最接近。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5-07 20:14
    收起回复
      分类:
      在较旧的分类中,认为竹节虫目是直翅目的亚目。竹节虫分类上包含两大重要概念,即中后足胫节端部的三角形凹陷"areola apicalis"和中节"segmentum medium",根据是否有此三角形凹陷,可分为Areolatae以及Anaerolatae。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5-07 20:17
      回复
        竹节虫目现行分类如下:
        Agathemerodea 亚目
        Agathemeridae 科
        Timematodea矮竹节虫亚目
        Timematidae矮竹节虫科
        Verophasmatodea真䗛亚目
        Anareolatae胫平下目/胫缘下目
        Diapheromeridae笛竹节虫科
        Lonchodidae长角竹节虫科
        Phasmatidae竹节虫科
        Areolatae胫窝下目/胫棱下目
        Aschiphasmatoidea爪齿竹节虫总科
        Aschiphasmatidae爪齿竹节虫科
        Damasippoididae 科
        Prisopodidae盈足䗛科
        Phyllioidea叶䗛总科
        Phylliidae叶䗛科
        Bacilloideae秆竹节虫总科
        Anisacanthidae异棘䗛科
        Bacillidae秆竹节虫科
        Heteropterygidae异翅竹节虫科
        Pseudophasmatoidea拟竹节虫总科
        Heteronemiidae异竹节虫科
        Pseudophasmatidae拟竹节虫科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5-07 20:20
        回复
          形态(不包含特异品种)
          头部
          头部为前口式,口气为咀嚼式,上颚发达,常有复眼,而单眼则仅在一些有翅种类中发现。
          胸部
          胸部由三节组成,前胸短,中胸与后胸较长。
          足部
          竹节虫的三对足型态相似,后足不特化,一般可分为基节、转节、股节、胫节、附节。

          有不少竹节虫前后翅均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有翅时,前翅又称复翅,甚短且多为革质,后翅常发达,有一些种类前后翅可摩擦发音。
          腹部
          䗛目昆虫的腹部一般由11节组成,腹部功能不同,其构造也发生变化,如第1节常与后胸紧密相连,第一腹板消失,生殖器则因两性而异,第10节常发达,第11节则为小型肛上板及1对由腹板划分出的肛侧板为代表。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5-07 22:23
          回复

            竹节虫的卵型态因物种而异,特征较明显且稳定,在分类上有着具体的应用,卵通常由卵囊和卵盖所组成,产卵方式随物种而异,常见有抛弃式产卵、黏附于植物孔隙或产卵于植物内部、产卵于疏松的沙土中等等。(后面的饲育篇里会详细说明这三种产卵方式的仿生人工孵化技法)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5-07 22:25
            回复
              生理与行为
              卵的滞育现象
              一些生活在温带地区的竹节虫,其卵可能发生滞育或延迟发育的现象,因此有一些卵可能会经过2年到3年才孵化,是否产下滞育型的卵可能由成虫的光周期控制,接受到短光照更可能产下滞育期的卵。
              食性
              竹节虫的食性因物种不同而异,有些竹节虫为广食性的物种,对各类植物接受度高,有些竹节虫食性专一,仅接受特定的食草,此外,雌雄虫、不同龄期的竹节虫食性可能存在差异,治理虫害时应注意。
              脱皮
              若虫脱皮时,表皮沿着背中线裂开,若虫先露出头部,接着露出胸部和足,最后是腹部。
              自割与再生
              竹节虫的附肢在脱皮或受到攻击时可能会自割,其后的脱皮能够将断肢重新长出来,竹节虫的断肢再生为一渐变过程,再生足通常会比正常足少一节,此外,断肢的时机也影响足的再生能力,如成虫因为不会脱皮所以断肢后多无再生能力。
              繁殖
              雄虫通常比雌虫更早进入成虫期,且雄虫的寿命通常较短,并非所有竹节虫皆有雌雄虫,许多竹节虫物种中,雄虫非常稀少,甚至仅有雌虫,因此竹节虫的生殖方式可分为孤雌生殖以及两性生殖,有些物种可兼行之。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5-07 22:44
              回复
                生态:
                防御机制
                竹节虫体型细长,体色通常为棕色或绿色,有助于其隐蔽于枝叶之中,另外也有些竹节虫形似树叶,或具备突起,形似地衣苔癣,亦有助于其隐蔽。 有些竹节虫会拟态为其他生物,如幽灵竹节虫可将腹部从体背上弯向前方,拟态为蝎子。 许多竹节虫会左右摇晃自己的身体,影响天敌的视觉,让自己看起来更像风中的枝叶。 竹节虫遇到天敌的刺激时也有可能会假死,这种现象随着龄期的增加越来越明显,在成虫期尤其明显。 竹节虫也可能具备特别的防御机制,例如展开鲜艳的后翅以惊吓敌人、以后足股节上的尖刺反击、或是释放刺激性的气体等。
                天敌
                竹节虫的天敌相当多,如鸟类、鼠类、爬虫类、蜘蛛和其他捕食性的昆虫皆可能为竹节虫的天敌,此外,竹节虫从卵到成虫期皆有寄生性的蜂类及蝇类天敌,但目前相关的研究尚缺乏。
                习性
                竹节虫通常飞行能力差劲,既使是有翅的种类也多依靠滑翔移动,幼龄的竹节虫喜好取食嫩叶,随着龄期增长可能有转往树木上部取食的习性。 有些竹节虫在不良环境下会有滞育现象,在滞育期时对育不良环境会有更强的抗性。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5-07 22:51
                回复
                  化石与物种追溯:
                  2014年时,在内蒙古热河生物群中发现最古老的竹节虫化石,这种古老的竹节虫被称为“Cretophasmomima melanogramma”年代可追溯至1.5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至侏罗纪中期。Cretophasmomima melanogramma,按照国际动物学命名法(修订)的要求命名而来,“Creto”来自“Cretaceous”一词,意味白垩纪*,“Phasmatodea”的意思是竹节虫目,“melano”是古希腊语的“黑色”,“gramme”是古希腊语的“线条”。
                  目前已知地球上至少有9科䗛目昆虫已经灭绝,翅的特征构造为其重要分类依据。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5-08 10:08
                  回复
                    参考文献:
                    Yang, H.; Shi, C.; Engel, M. S.; Zhao, Z.; Ren, D.; Gao, T. Early specializations for mimicry and defense in a Jurassic stick insect.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1, 8 (1): nwaa056 [2021-01-23]. ISSN 2095-5138. doi:10.1093/nsr/nwaa0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陈树春. 中國䗛目昆蟲. 中国北京. 2008.04.
                    GBIF. Phasmida Species File.
                    内蒙古热河生物群发现最古老的竹节虫化石. [2014-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黄世富. 台灣的竹節蟲-採集與飼養圖鑑. 2002. ISBN 957-8792-64-6.
                    杨家旺. 珍貴稀有的津田氏大頭竹節蟲. 环境资讯中心.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5-08 12:18
                    回复
                      以下是饲育篇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5-08 12:19
                      回复
                        饲养导论:
                        Basics of Phasmid Breeding
                        竹节虫育种的基础知识
                        基础导论
                        饲养
                        在喂食低L的若虫时切掉食用植物叶子周围的叶缘,会让它们更容易、更轻松地进食。尤其是对于刚孵化的新生若虫,我们会观察到它们会在叶子边缘被切断的地方进食,而不是在叶子边缘仍然完好无损的地方,这也就是新生若虫难以开食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可以将它们与一些稍微大L一点的若虫一起饲养饲养,这样它们就可以找到已经被其他人部分吃掉的叶子。但是,切忌与跨L太大的若虫合养,更别说跨品种的混养,因为这样你会发现你的叶䗛也许只是幽灵眼里的叶子罢了。最好将若虫与成虫分开。这主要是为了在转L阶段保护低L的若虫。此外,将若虫和成虫关在同一个饲养容器里通常会导致密度过高。
                        注意:饲养容器,卵的孵化容器和食用植物容器定期清洁,这样能有效的避免霉菌和螨虫的滋生,当然也可以用跳虫解决,但个人不推荐。
                        温度:
                        在我们大多数的繁育环境中,温度应控制在在20-25°C之间。24 °C为理想的孵化温度,而25~26度为理想的饲养温度。
                        如果条件允许,应避免温度在27°C以上或长时间下降到18°C以下。温度有些许的波动为正常现象,通常在野外,夜间温度的下降是很自然的,也是健康的,但切忌大幅度温差(上下超过5 °C)
                        此外,在酷暑难耐的夏季,很难保持低温。但有效的通风和保湿可以帮助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但当气温升至30°C左右甚至更高时,则有可能造成竹节虫因脱水而死亡。
                        湿度:
                        不要让竹节虫的环境太潮湿,它们不是鱼,之前蜈蚣区和蜘蛛区便有水泡土的案例,记住这不是泥鳅和鱼。事实是对于大多数品种(甚至来自雨林的物种)来说,湿度水平约为65-75%RH就足够了。即使是刚孵化的Phyllium nymph,如果保持在60-70%RH的中等湿度下,也会活的很好,只是有个别饲养记录表明,成年Phyllium雄性最好保持在≥80%RH的更高湿度。
                        而对于使用爬宠缸(或透气孔很少的类似容器如树栖盒或亚克力盒)这样的容器会使内部的湿度很容易比容器所在的房间高出15-20%。特别是如果爬缸底部有一张潮湿的纸的时候,湿度的陡然攀升更明显。
                        有的品种必须保持在较低的湿度水平(≤65%RH)。例如,来自相当干燥甚至干旱环境的物种,如Bactrododema、Bacillus、Pijnackeria、Achrioptera fallax。通常,每周最多喷2-3次水就足够了。应按照60%这区间来控制喷水的次数,如果你必须经常喷洒,那就让水完全干涸,然后再喷洒。不要让竹节虫的身体和环境长时间高湿。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5-08 14: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