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吧 关注:178,183贴子:2,669,818

帝国时代的文明名称词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探索文明名称的原始含义
陆续更新


IP属地:广东1楼2023-06-10 22:42回复

    中国(Chinese)
    中国的含义从字义上可以得悉:中最早是指一种旗帜,而国一词在周代开始指代“地域”,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旗帜飘扬的地方”,而这种名为“中”的旗帜,其实在古代是用来检测风向的,所以这里的旗帜其实就是指方位含义上的中间点,从中间点检测四方的风向,所以它字面上的意思也可以直接理解成“中央地域”、“确立统治力的区域”
    中国的含义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周时期指代天子所在的区域,到秦汉时期指代王朝领土的范围,再到唐宋时期跟国家和民族绑定起来的整体等
    在英语里面,中国这个汉字词的对译是China一词,这个词汇是葡萄牙人带到英国的,所以在英语里面表示中国人的名词变形为葡萄牙语形式的Chinese
    China的词源被确定地认为是来自秦朝、晋朝或荆州,其中可能性最高的是秦,因为在这个时候波斯人和印度人开始跟中国人接触,在波斯语里面𐭰𐭩𐭭(Cin)和梵语里面的चीन(Cina)被认为是China一词最原始的形式
    秦的含义根据字义来看,是“双手拿着杵舂禾谷”的意思,秦朝发源于秦国,在周朝时期,秦国的祖地被认为“适合种禾”因此把此地命名为秦,所以China一词可以理解成“宜禾之地”
    在帝国时代1里面,中国人被称为商(Shang),商的本字为“把柴薪放到高台上燃烧”,是一种拜祭的活动,但真实的含义不明,另一说,商地一词来源于漳水(滳水),具体真实的含义依然是不明的
    但是商的别称殷则是意义明确,殷的字义为“使用针灸治愈大腿”,引申义为“疼痛之盛”,后来引申出单纯的“昌盛”之意,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因此商朝又称殷朝、殷商


    IP属地:广东3楼2023-06-10 22:45
    收起回复

      日本(Japanese)
      英语中的日本(Japan)一词和中国一样来自于葡萄牙人的说法,这个词在欧洲最早的形式为Cipango,即中古汉语发音里的“日本国”一词
      葡萄牙人称呼日本人的说法很可能是来自于中国南方地区对日本一词的说法,例如粤语的Jatbun、闽南语的Jitpun等,经过马来语音变变成了Jepun,葡萄牙人或荷兰人在东南亚得悉这个国家的名字后就称呼为Japão或Japan
      总的来说,Japan一词本质上来源就是汉语的发音
      日本在现代日本语里面读音为にほん(nihon),它在历史上经历了にちぽん(nichipon)→にっぽん(nippon)→にっほん(nihhon)一系列的音变
      这是日语里对“日本”一词的汉音读法,实际上日本一词拥有一个最原始训读读法,即日之本(ひのもと,hinomoto),字面上的含义就是“太阳的本源”、“日出的地方”
      这个国名的由来来自于607年圣德太子访隋时候的说法,相对于位于西方日落之地的中国,日本是为日出之地(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云云),此后日本人就开始以“日本”自称
      日本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古老的称呼,即一代里的“大和”(Yamato),也就是三国志魏书里面提到的“邪馬台王国”,中国方面使用“倭”一词来称呼当时的邪马台人,倭的本意不明,但是根据字旁委(屈身)来看,并不是什么好的称呼,日本接受了这个称呼,但也觉得不文雅,因此使用了同音的好字“和”一字来代替这个称呼,再在前面加上表示尊称的“大”字,就组成了“大和”一词来组成了日后的日本王权概念
      邪馬台(やまと)一词按照词的发音来看,很可能就是“山人”的意思,因为大和国所处的现代日本奈良地区就是一个多山的地区


      IP属地:广东4楼2023-06-10 22:49
      收起回复

        蒙古(Mongols)
        来自古典蒙古语ᠮᠣᠩᠭᠣᠯ (moŋɣol),在长久的历史里发音一直标记为“蒙兀”,在辽朝时期才正式确立“蒙古”这个对音
        现代构筑的词源学里,认为蒙古一词来自于“mong”,意思是“勇猛”,可能是中古汉语“猛”的借词
        这个说法是不确定的,也有说法认为蒙古一词是伟大的天空之火(Mongkhe-tengri-gal)的缩写,也有人认为蒙古一词可以追溯到木骨閭(Mugulü),鲜卑时期的蒙古高原酋长
        在蒙古帝国分裂出来的波斯伊儿汗国的史书《史集》里面提到,蒙古一词最早作munk,意为“孱弱”和“淳朴”,跟最开始提到的“勇猛”是完全相反的说法


        IP属地:广东5楼2023-06-10 22:51
        收起回复

          高丽(Korea)一词,是英国人在1598年引入的来自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词汇,它的原始形式是Core,即在汉语里面的高丽(尤其是闽南语的Ko-lê)一词的发音,在英国加上了表示阴性的后缀-ia组成了Corea一词,后来因为某个特殊原因,C首字母被同音的K首字母替代
          高丽(고려)一词是高句丽(고구려)一词的缩写,根据半岛的说法,高句丽的句丽在古代扶余语言里的意思是“城市”,在中世纪的朝鲜语里面,代表州府郡县的固有词就读成고을(Gueul),在汉语里习惯把高句丽简称为“句丽”也可以验证这个词的本意,北沃沮的别称置沟娄里,沟娄一词被考证为高句骊语,意为“城”,沟娄跟句丽被认为是同一个词
          高句丽字面上的意义就是“高州”,这个高的意思不明,有人认为是开国君主的姓氏,也有人认为在扶余语里他的意思是“家园”,假设这个解释正确的情况下,“高句丽”一词的原始含义就是“城邦”
          在4世纪后,高句丽逐渐被简称成“高丽”,在高句丽王国灭亡后,朝鲜人王建自称高句丽的继承者,于918年建立高丽王国,史称王氏高丽
          王氏高丽于1392年灭亡,取代它的是被称为李氏朝鲜的朝鲜王国
          朝鲜一词并非李氏朝鲜首创,而是继承了古朝鲜之国号,在朝鲜神话中由檀君建立之古国,即帝国时代1里的同名文明
          朝鲜一词在《尚书大传》中解释为“朝日鲜明”,朱元璋也使用了这个说法,册封朝鲜国王时使用了这个名号来为其册封,但是根据资料探究来看这两个都不能找到准确出处,应该是今人附会之说
          朝鲜一词存在时间非常久远,在汉朝灭亡古朝鲜(公元前109年)之前,朝鲜一词就已经在山海经中记录,根据朝鲜方面的说法,檀君建立古朝鲜后,定都“阿斯达”(아사달),아사(asa)在古朝鲜语里含义是“黎明”,跟日语的“朝”(あさ;asa)是同源词,而달是古朝鲜语里的固有词“山”,“아사달”的意思就是“朝山”、“黎明山”之意,古代中国人接触到朝鲜人后,用汉语的意译来翻译他们对自己居住之地的称呼,后来因为音变,“朝山”变成了“朝鲜”
          在《诗经》里也提到了“鲜原”、“小山别大山曰鲜”一词,可以推测“鲜”一字确实有“山”之意


          IP属地:广东6楼2023-06-10 22:52
          收起回复

            越南(Vietnam)
            字面上的意思是“百越之南”,出自19世纪初阮朝君主向宗主国清朝提议改自身国号为“南越”,即中国历史上割据岭南地域的政权之名,清朝方面为此和阮朝展开了辩论,最后退而求次把南越之名顺序倒转,即“越南”,意思是“南越国的南方”,阻止了越南人对岭南地区的宣称
            英语Vietnam一词词源为越南语里面的“越南”(Việt Nam)一词
            越一词,最早是用作称呼长江下游的古代诸侯国,也称为于越,越国相对于中原,有更加明显的异族原住民的成分,越一字最早的写法是戉,是指一种大型的斧头,越人记载使用这种斧头砍伐树木进行扩张,所以戉一词成为了这个异民族的称呼
            也有越人的越解释为“跨越”的说法,即周朝时期中原势力范围极限在长江的北岸,在越过大江后的南岸生活的异族则是被称为“越”
            越最早专指古代浙江于越国,后来中原人发现长江南岸的诸多民族都有着相似的习俗,所以把这些民族都统称为“越”,是为“百越”
            越南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生活在现代越南北部和中国广西地区的“骆越”,骆是百越语的音译词,意思一般被认为是“水”,因此“骆越”一族也就是“水上越人”的意思,骆越又可以写成雒越、貉越,都是古汉语对这个“水”一词的音译


            IP属地:广东7楼2023-06-10 22:55
            收起回复

              条顿(Teutons)
              历史上,Teutons(拉丁语的形式为Teutonēs,古希腊语Τεύτονες)是一个活跃在现代德国沿海地区的日耳曼部落,他们在公元前113年到公元前101年入侵高卢,并摧毁了它,他们是最早被希腊人或罗马人记录下来的日耳曼蛮族之一
              实际上条顿人是否日耳曼蛮族还有争议,他们使用的语言和名字有着强烈的凯尔特语系的风格,但尤里乌斯·凯撒认为他们就是日耳曼人,并且将条顿人之名用来形容所有莱茵河以东的所有日耳曼人
              条顿一词,确信是来自于原始印欧语系的词根*tewtéh₂,或是原始凯尔特语的*towtā,这两个词汇的含义都是指“人”
              这个词在后来的原始日耳曼语里演变成*þeudō一词,然后在西日耳曼语演变成*þiudisk,最后在高地德语演变成diutisk,低地德语演变成düütsch,荷兰语演变成Duits,最后演变成德语里面的德意志(deutsch)和指代荷兰民族的dutch一词
              无论如何演变,这些词的含义都是同一个,即“人”的意思
              德意志一词,大约出现在11-12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在这之前,德国人除了使用日耳曼人自称外,还会使用罗马人对他们的称呼“条顿人”,例如描述红胡子巴巴罗萨的葬礼,在拉丁语里面就称之为“条顿式葬礼”(Mos Teutonicus),可以认为,条顿一词就是德意志的原始形式,制作组使用这个词来描述德国人就是为了体现其中世纪的感觉
              至于日耳曼一词,其语义完全不明,拉丁语里面跟其非常类似的Germain(意思是发芽,即巴黎圣日耳曼的日耳曼)一词已经证明跟它没有关系,日耳曼很可能是凯尔特人对日耳曼人的称呼,但具体什么意思不明


              IP属地:广东8楼2023-06-10 22:56
              收起回复

                哥特(Goths)
                哥特语里面的民族自称为𐌲𐌿𐍄𐌸𐌹𐌿𐌳𐌰(gutþiuda),由*𐌲𐌿𐍄𐌰(*guta,哥特)和𐌸𐌹𐌿𐌳𐌰(þiuda,人)组成,即“哥特人”
                如果对条顿有印象的话,可以发现这个𐌸𐌹𐌿𐌳𐌰(þiuda)跟条顿也是同源词
                表示民族名称的*guta的原始日耳曼语形式是*Gutōz,这点可以从哥特一词的几个变体Gutones、gutani、gutniskr得到证实
                虽然不知道这个词根确切的含义是什么,但是他被广泛地认为跟原始日耳曼动词*geuta-有关,意思是“倾倒”、“暴雨”、“井喷”、“大量出现”、“繁荣昌盛”
                哥特的金冠名字很可能和这个有关


                IP属地:广东9楼2023-06-10 23:40
                回复

                  拜占庭(Byzantine)
                  拜占庭一词来自于它的创建者,古希腊首领拜扎斯(Βῡ́ζᾱς,Byzas) ,他在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建造了希腊人最早在此地的殖民地,然后此地在罗马帝国时代得到了垂青,成为了帝国的东部的首都
                  Βῡ́ζᾱς在色雷斯语里的意思是“公羊”,因此古代拜占庭城又可以称为“羊城”,拜占庭帝国字面上的意思是“公羊帝国”
                  拜占庭君士坦丁一世统治时期更名为“新罗马”(Nova Roma),在君士坦丁一世死后,这座城市开始被称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Constantino)意思是“屹立不倒的”、“永恒的”,英语里的constant为此词的后裔,而堡(ple)是希腊语“城市”(polis)之意,合起来就是“永恒之城”之意
                  拜占庭帝国又被称为罗马帝国的希腊部分,在帝国时代1里的希腊(Hella),跟罗马(Roma)一样,目前还没有让人信服的词源,倒是现代英语里对希腊的称呼Greece,则是可以追溯出起源:Γραικός(Graikós),意思是“老人”和“灰暗”、“古老城市”,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希腊地区多多纳和阿切洛斯一带的希腊人的古称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6-11 00:33
                  收起回复

                    萨拉森(Saracens)
                    从希腊罗马时代就一直流传下来的称呼,可能是来自阿拉伯语的شَرْقِيِّين(šarqiyyin)或سَارِقُون(sariqun),意思分别是“东方人”和“掠夺者”,指的是生活在阿拉伯沙漠附近的沙漠原住民(非罗马省份的掠夺者),并不专指阿拉伯人本身,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在中世纪时期这个词被欧洲人继续沿用,并开始跟阿拉伯人甚至所有穆斯林绑定到了一起
                    阿拉伯(عَرَب)一词的含义不明,但是这个词似乎在公元前9世纪的亚述人那就提到过,由于时代的久远,想要确定这个名字的意思很难,原始闪米特语词根ع ر ب (ʕ-r-b)的原始含义可能是ع-ب-ر(ʿ-B-R)“四处移动”,也就是早期阿拉伯人的游牧特质,也有人认为是“西部”、“夕阳”,这是从亚述人的相对位置描述的,因为阿拉伯人就是处于亚述人的西边,在希伯来语里ʿarav一词的意思是“沙漠”,这也可能是阿拉伯一词的来源
                    在四代,萨拉森人以黑衣大食王朝的名义登场,大食这个汉译来自唐朝时期的记录,这个词最早是指某个阿拉伯部落طَيِّء(Tayyi,字面上的意思是流动),他们的名字在穆斯林大扩张时期被波斯人使用,音变为tāzīg来称呼所有的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后被音译为“大食”,也用来指代全体阿拉伯民族
                    后来tāzīg的词义产生了变化,不再指代阿拉伯人,在突厥语里是指代居住在东伊朗地区的讲波斯语的古老的伊朗语族人,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塔吉克族
                    黑衣大食一词,是指阿拉伯帝国内战时期,举起象征东方的黑色旗帜的阿拉伯人的称呼,与之对应的就是使用白色旗帜的白衣大食,黑衣大食推翻白衣大食后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朝代,即阿拔斯王朝(Abbasid Dynasty),阿拔斯(عَبَّاس)一词为统治帝国的家族哈希姆家族的祖父之名,含义为“皱眉、野性狮子”,这是一个常见的阿拉伯名字,古兰经第80章的章节名就以“皱眉”为标题


                    IP属地:广东11楼2023-06-11 01:21
                    收起回复

                      法兰克(Franks)
                      法兰克一词可能是来自于原始日耳曼词汇*frank,自由之意
                      也有可能出自原始西日耳曼词根*frankō,字面上的意思是“标枪”,这个词在古英语里是franca,古挪威语里面为frakka,更加佐证了这个说法
                      同时也有“勇猛”的说法,306年君士坦丁一世处决法兰克囚犯时就使用拉丁语问过“Ubi nunc est illa ferocia?”(你现在的勇猛去哪了?),拉丁语的勇猛feroces经常用来绑定来形容法兰克人,在古英语和古挪威语里,勇猛一词分别为frǣc和frakkr
                      至于法兰克一词来自于投掷的斧头法兰西斯卡(Francisca)的说法,其实是本末倒置了,是这种斧头因法兰克人使用,所以才被称为法兰西斯卡,而不是法兰克人得名于此物
                      在中世纪,法兰克这个词被迅速的拉丁化,因为日耳曼法兰克人相对于法国本土的罗马高卢后裔来说只是数量很少的外来者,他们自然而然被同化并形成了中世纪的法兰西民族
                      中世纪通俗拉丁语的k音最后演变出了颚音化现象,原来读成ke的k音在大部分词汇里都被颚化为ch音的读法,然后在中世纪的法语里,复杂的破擦音被简化成了摩擦音,franche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变成了france了,也就是四代里面法兰西文明名称的由来
                      现代法语里面,除非是标记历史名词,否则是不会用到k这个字母的,这个字母对于所有罗曼系语言实际上是一个突兀的外来者


                      IP属地:广东18楼2023-06-11 02:54
                      收起回复

                        波斯(Persians)
                        波斯人对自己民族所缔造的国家一般会正式地称之为大伊朗(Iranshahr),伊朗(Iran)字面上的意思是“雅利安的”,雅利安(Áryas)是一个古老的称呼,无法正确地确定其词义,这个词被伊朗和印度地区的古代民族被广泛地用作自己的自称
                        现代的词源探究中,有“同伴”、“自由人”、“高贵”、“忠于神明的”、“奉献的”等说法
                        在远古的伊朗和印度,遵循雅利安教化(古代印度-伊朗文化和宗教)的人被称为雅利安人,反之就是被称为非雅利安(Anā́rya)的蛮族
                        也因此,雅利安实际上指代的范围比古代波斯帝国所实际控制的范围要大
                        中古时代开始位于现在伊朗地区的雅利安国家开始逐渐地形成了一个指代范围更加明确的名字——𐎱𐎠𐎼𐎿 (Pārsa),即汉语里面波斯一名的由来
                        波斯一名来自于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大帝所属部族的名字,是他在征服其他波斯部族之前所统领的部族之名,这个部族的统治地区在现代伊朗被称为法尔斯省(Fars;فارس),为阿拉伯人对波斯一词的说法,法尔斯一词在阿拉伯语中也有“骑手”的意思,对于马族的波斯来说真是巧合
                        𐎱𐎠𐎼𐎿 的词源被认为是原始印度-伊朗语里面词根*párćuš,意思是“肋骨”、“边缘”
                        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波斯人开始和希腊人频繁地交流,波斯这个称呼也随着希腊人的记录转播到了欧洲的每个语言中,成为了中世纪时期扎根于伊朗高原上的这个文化圈和国家的称呼


                        IP属地:广东21楼2023-06-11 11:43
                        收起回复

                          印度斯坦(Hindustanis)
                          在远古时代,印度一词是印度-伊朗文化中指代印度河流域的地理名词,在梵语中的写法为Sindhu(सिन्धु),在波斯地区被称为𐏃𐎡𐎯𐎢(Hindu),这两个词都有着同一个印度-波斯语词根*síndʰuš ,意思是“河流”,即印度河
                          印度一词最早仅指代位于现代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地区,但随着雅利安人对印度次大陆的扩张,印度一词开始指代从印度河开始的整片印度次大陆了
                          印度斯坦(هندوستان,Hindustan)是中世纪波斯语里面对印度地区的正式称呼,斯坦是一个古代波斯语后缀(𐎿𐎫𐎠𐎴 ),其含义为“站立”,引申为“xx民族所站立的地方”、“xx民族的土地”、“xx民族的国家”,印度斯坦也可以理解成“大河王国”之意,和波斯相对,为印度-伊朗文化在另一片土地上建立的雅利安国家
                          历史上的莫卧儿帝国的正式国号就是“印度斯坦”,在莫卧儿帝国之前的还有一个有资格称自己为印度斯坦的国家,即德里苏丹国,四代里面登场的对应二代印度斯坦的文明,德里苏丹国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上它由许多连续的突厥印度王朝组成,他们的自称不太可能是德里苏丹国,很可能会称呼自己的国家为各种具体的王朝名称,或是这片大陆上传统的统一政权名称“印度斯坦”,莫卧儿帝国也很可能是继承德里苏丹国的传统才会用印度斯坦作为正式国号
                          至于德里一名,很可能是来自于दिल (Dil,山丘)的女性形式,也被认为来自于一名叫作धिलु (Dhilu)的国王的名字,或是ढील(ḍhīl;松散,自由),这座城市虽然曾经作为很多印度王朝的首府,但是它正式拥有一个稳定的名字还需要等到德里苏丹国时期,在德里苏丹国统治之前,这座城市的传统名称是Lal Kot,即布里陀毗罗阇战役第三关的目的地


                          IP属地:广东22楼2023-06-11 11:46
                          收起回复

                            马里(Malians)
                            马里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曼丁哥语或迪尤拉语里的“河马”之意,河马在马里文化里象征了国王和力量
                            在马里传说中,马里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松迪亚塔逝世后,化作一只河马消失了


                            IP属地:广东24楼2023-06-11 12:50
                            收起回复

                              缅甸(Burmese)
                              Burmese,或Burma一词的词根为ဗမာ(Ba-ma),被认为来自于梵语ब्रह्मा(brahmā),即梵天,据传缅甸在古代被称为ब्रह्मादेश (brahmādeśa),“梵天之地”的意思,在古老的若开邦编年史里面提到过缅甸是一个“东边的梵天之国”,这应该是早期印度文明对缅甸地区产生的辐射影响的一种体现,梵天字面上的意思是“上升”、“提升”
                              缅甸人现在使用的自称Myanmar跟Burma本质上是同源词,中文翻译里是使用了前者的发音,翻译成了“缅”,而“甸”字来自于缅甸语的တိုင်း(tuing)一词,意思是“国家”,中文里的缅甸实际上的意思是“缅国”之意,跟brahmādeśa有异曲同工之妙


                              IP属地:广东25楼2023-06-11 12: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