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吧 关注:2,995贴子:10,295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其实这是第一类往生,是真功夫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类自在往生,是须证最低伏惑事一心不乱的。最低阶位观行位初品。


破除封建迷信,提高辨别是非!
IP属地:辽宁1楼2024-09-28 23:11回复
    这个最低阶位判定,出自智者知礼大师《观经疏妙宗钞》。
    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时,世尊言其初得三昧,临终决定往生。《妙宗钞》判观行位初品。
    九品往生之第六品,世间善人往生,《妙宗钞》判观行位初品。


    IP属地:辽宁2楼2024-09-28 23:13
    收起回复
      观行位初品,得最浅伏惑事一心不乱,亦即最浅念佛三昧的功夫。念佛三昧与一心不乱,都是一回事,都是泛指,跨度很大。但最低水平,仍然是有的,大抵欲界定的水平,还远未到初禅。


      IP属地:辽宁5楼2024-09-28 23:29
      回复
        能预知时至坐脱立亡自在往生,必须是在念佛三昧定心中。如智者大师所言,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第一类往生,是必须具足最浅三昧定心的。定中见佛,定中往生。


        IP属地:辽宁6楼2024-09-28 23:35
        回复
          只要达到第一类往生的最低线,都是可以提前往生的,但须与弥陀祈愿。
          当然,念佛功夫越深,往生越自在,甚至随意随时往生。念佛功夫达三禅就能。


          IP属地:辽宁7楼2024-09-28 23:37
          收起回复
            抽了好几楼,不细讲了


            IP属地:辽宁8楼2024-09-28 23:40
            回复
              大乘观行位初品,已经渐得粗浅定心的,如果一心念佛,就是最浅伏惑事一心不乱。也就是说,此人已经具有伏惑定力了,能伏住见思等烦恼,不令现行,或遇逆境恶缘,也能以伏惑定功,来调伏内心,不致破戒造恶。


              IP属地:辽宁10楼2024-10-12 09:22
              回复
                第二类临终念佛忏罪往生,理论上是没有门槛的,只要具足临终正念,能发菩提心,念佛忏罪,恶道诸罪消灭,就能见佛往生。临终后期,菩提心感弥陀冥加,二力和合,而入一种特殊定境(宝冥三昧,见悲华经),从而能修出定善,忏净诸罪,恢复善人身份,最终见佛往生。


                IP属地:辽宁11楼2024-10-12 09:30
                回复
                  名字位散心念佛人,生前不能入定,但临终后期就可以,因为临终很特别,第六识渐灭渐断,兼得弥陀他力冥加增上,就会渐入宝冥三昧,理论极值,甚至可念至理一心不乱。见悲华经。


                  IP属地:辽宁12楼2024-10-12 09:34
                  回复
                    但第一类自在往生就有门槛,有最低条件。首先,见佛须是定心定境,散心境是不能见真佛的,见佛往生,都是在定心定境中完成的,虽然有佛力加持增上,但还是需要自力粗浅定功。即最浅伏惑事一心不乱。


                    IP属地:辽宁13楼2024-10-12 09:38
                    回复
                      《妙宗钞》判第六品生,对应观行位初品;判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时,也对应观行位初品。
                      地观成时,世尊是言其初得三昧,临终决定往生的。见经文。


                      IP属地:辽宁14楼2024-10-12 09:40
                      回复
                        其次,只有修出定善,才能忏净恶道诸罪,恢复合格善人身份。散心念佛虽然也功德殊胜,但,所修仍是散善,是不能忏净性罪,不能转灭较重的横死等定业的……


                        IP属地:辽宁15楼2024-10-12 09:43
                        回复
                          如《观经》经文所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这句话其实义理很深。下三品本是恶人,佛接引时,却称其善男子,且诸罪消灭。要知道,并非口称佛名,就都能有恶道诸罪消灭这类殊胜效果的……


                          IP属地:辽宁16楼2024-10-12 09:47
                          回复
                            第一类往生并不难。黄打铁,蜡烛师,锅漏匠……,就是例证,示现了具体修行方法。
                            有些往生案例,大多精进念佛三年五载,就预知时至,坐脱立亡了(实是舍寿)。
                            所以,必须万缘放下,严持五戒,发真实菩提心,必须精进念佛,三年五载日日坚持课诵五万,八万等……


                            IP属地:辽宁17楼2024-10-12 09:54
                            回复
                              年轻念佛居士,还是要兼顾人伦。否则容易被世人诋毁,佛教“害人”。
                              人生百年,只要前期尽量持戒修善,注意饮食养生运动健身,几乎都能平安活过半百。
                              再拿出三年五载的时间,专修念佛,如同闭关一般,精进佛七,再精进佛七……
                              没有不自在往生的。为什么当代很少?很多念佛人是坚持不下来的……


                              IP属地:辽宁18楼2024-10-12 10: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