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潮吧 关注:329,491贴子:5,892,672
  • 5回复贴,共1

隐海修会、黑死病与米利都学派:黎那汐塔的古典哲学进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几日清图时偶然看见这段文本,唤醒了尘封已久的DNA,目前看到玩家社群中少有该方面讨论,因此本人虽才疏学浅,也来稍稍卖丑一番。
————————
此处文本论述对应着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两位哲学家: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
泰勒斯自不必多言,大名鼎鼎的「首位西方哲学家」,提出「世界的本源是水」,这与彼时城邦临海而居以及由此发展出的水滋养万物的信仰无法脱开干系。另一面,古典哲学时期,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发展并独立,人们倾向于以一体化的视角考察存在者,因此哲学家总是以指称某物来指称某物所内在包含的某性质——泰勒斯的「世界的本源是水」,实质上是言明「世界的变化而无规定」。正对应鸣潮此处文本第一段所释:「普遍地存在于世间一切事物之中,而它又能包容一切事物,代表着一种无界限」。
在第二段文本中,对应的思想来源是前文中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他不满于单单将世界的本源归类为水这种个别存在物,将老师的思想彻底化,这一本源被发展为「无定形」(ἄπειρον)。无定形在运动中分裂出冷热、干湿等对立面,从而产生万物,万物寂灭又复归于它,正如《论自然》仅存遗句所言:「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毁灭后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偿补」。冷热干湿的对立,万物的产生和复归,这两点正对应着鸣潮这篇文本中的第二段,并将这两点性质一并整合到了「水」的范畴之下,对米利都学派的思想作了总体性的诠释。
————————
——然而有趣的是,凡是具有一定人文知识储备的玩家,想必从一开始就能看出黎那汐塔对应的时空环节是教会垄断圣经解释权,资产阶级萌芽、人文思想与现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的文艺复兴时期。此时的基督教哲学仍承自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作为早期基督教哲学的教父哲学以神秘直观著称,虽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但仍认为古希腊哲学是不利于散播耶稣福音的小学;而后的经院哲学则在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拾遗之中产生了转变,开始以哲学、逻辑、理性论证信仰。在基督教哲学的发展阶段中,不信仰人格神的古希腊哲学包括米利都学派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但在鸣潮中,米利都学派的思想却成为了隐海修会的官方理论。
同时,在隐海修会相关文本中有一句:“胜了又要胜”,该句在圣经启示录中被用以形容天启四骑士中的瘟疫骑士——【我看见羔羊揭开七印中第一印的时候,就听见四活物中的一个活物,声音如雷,说:“你来!”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他便出来,胜了又要胜。】我们有理由猜测,黑潮在其定位上对应着现实历史中的黑死病。然而,关于黑潮/黑死病,鸣潮中的发展和现实历史又一次发生了分歧:
在现实历史中,黑死病在欧洲的肆虐虽夺走以千万计的生命,但它的无差别杀戮恰恰打破了基督教系统赖以支撑的“神选之人”的幻梦。此外,目睹大量死亡的人们也不再憧憬基督教系统的来世,对“彼岸”的憧憬被强行拉回了活生生的“此岸”。由此,黑死病恰恰创造了更有利于文艺复兴以及打破教会思想垄断的现实条件。
在鸣潮中,历史的走向却截然相反:人们因黑潮而分裂,第一任主座恰借米利都学派水本源哲学的理论主张联结和统一,并建立了隐海修会、树立思想统治。
这与现实历史既关联又分别的景象,不知是文案借以讽刺,或是试图书写“未曾设想的道路”,又或者仅仅是一次无心为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06 17:22回复
    大金库门口的音符叫《诗意地栖居》,引自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该句同样在后来海德格尔的实存论现象学理论/此在的生存论中居于核心位置。但暂时没看出荷尔德林或海德格尔相关在游戏剧情与设定中有什么实际体现,大概率只是neta。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06 17:27
    回复
      拉古那城100%探索度解锁的该段文本也具有一定的可解读空间。
      「在水中窥见自我」,「被灌输了人类的精神,代表着生与死的循环」,「水是潜意识生活的形象」,这些文本都指向了一个可能——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分析心理学家C.G.荣格理论体系中的核心。不同于国内常见的基于生物遗传学性质的解读,真正的集体无意识概念需要对比佛教、道教和基督教异端诺斯替派(灵知主义)进行理解:
      荣格认为,人的意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个人的意识,二是个人的无意识,处理和积存着被个人遗忘的、拒绝的内容,三是集体无意识,它不从属于任何个人,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性质,相反一切无意识皆从中而生。集体无意识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个人的意识和无意识的一切可能性,其基本材料为「本能」和「原型」,原型理论来自于荣格对远古部落的神话学考察:他发现,地域与时间上相隔甚远毫无交集的不同部落乃至不同文明,在其编写的神话之中竟然总会出现一些高度相似的内容。
      然而对集体无意识的阐释并不止步于此——正如前文所说,荣格的无意识理论是建立在佛教、道教、炼金术和诺斯替主义基础之上的。在其最为晦涩难懂的一篇文本《向死者的七次布道》中,荣格化用了诺斯替神话中「普累若麻」(Pleroma)的概念:
      【我从一开始就觉得世界是虚无的。虚无就是充满。在一个无穷的宇宙内,充满并非胜过虚无。虚无是空虚和充满。你可以就虚无再说些别的什么,比如,说它是白色的或黑色的,你也可再说一句,说它是或不是。无穷和永恒的事物是没有质料的,因为它包含了所有的质料。
      我们就把这种虚无性和充满性称之为普累若麻(Pleroma)。在那里,思索和存在均已停顿,因为永恒和无穷并不包含质料,其中并无存在。倘若有存在的话,他就会有别于普累若麻,并因此拥有了质料。正是这些质料,会使他与普累若麻相区别,而变成别的什么。
      在普累若麻中,空无一物又万物皆有。思索普累若麻终将一事无成,因为这是一种自我瓦解。】
      集体无意识就是这样的一种普累若麻。荣格相信灵魂,并相信其通过集体无意识发生作用(“灵魂就是死者心理状态的一种延续”,这正是指内在包含于集体无意识之内并显现在生者意识中的原型)。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是「死者王国」,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用现在流行文化中更为通俗易懂的话讲,荣格所想描述的集体无意识,可以被称作一种「内宇宙」。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1-07 17:36
      回复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猜测,拉古那人所说的「水」——或者说「云海」——正暗喻着集体无意识,但这一设定在剧情之中尚未得到深度发掘利用。结合前文提及的集体无意识的诸性质,如果文案组不单单将这一部分文本视作彩蛋行为并会在后续剧情中进行回收,那么云海相关剧情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1-07 17:42
        回复
          该段文本呼应着我在一楼最后提及的鸣潮剧情与现实历史的分歧:
          原本在基督教哲学系统被边缘化的米利都学派,反被隐海修会用作了巩固思想统治的工具。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1-07 17:46
          回复
            此外,根据现在已遗忘在何处听到的信息,云海≈拉古那城外的海雾≈列维坦(斐萨烈家族的海神信仰),那么不论是黑潮、云海还是这位盘踞于海底不知真身究竟是岁主抑或鸣式的海神之本质,都可能与这种「死者王国」相关。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1-08 0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