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本凡例有如下一段非常重要的文字: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蒙侧批: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蒙侧批:因为传他,并可传我。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第一回提纲:’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以及该回目的正确含义。通常该回目是指甄士隐在睡梦中从僧道二人手中见到了通灵宝玉,以及贾雨村因甄家丫鬟娇杏回头多看了几眼,便从此惦记上了这名丫鬟,但这并非提纲正义。所谓题纲正义究竟是什么,需反复揣摩方可知晓。先看’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其中梦幻一词值得反复推敲,按照正常的行文逻辑,两个梦幻的含义应当一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前者是指作者的一段人生经历,后者却是指甄士隐(作者)的睡梦,这岂不是偷换概念,让人不知所云。再看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段文字相对较长,风尘碌碌后面的文字可以用怀闺秀三字简单概括,因此假语村言怀闺秀即为题纲正义。按照两段文字上下联用词语义相互对称的规则,上联题纲正义应为真事隐梦幻识通灵,如此真事隐与假语村言两两相对,泾渭分明,读者却难以认同,因为大众读者普遍认为假语村言梦幻识通灵 真事隐风尘怀闺秀才符合生活逻辑,看看那些多如牛毛的红学研究文章,几乎无一例外。小说还提醒读者: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反而糊涂了,如此分别真假有无,还用得着提醒吗?因此无论读者相信与否,作者的真实用意就是真事隐梦幻识通灵 假语存风尘怀闺秀,其实这还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题纲正义,真正的含义是梦幻通灵真事隐,假 风尘怀闺秀假语村言,换言之,书中写梦幻通灵的有关情节是真事可信的,风尘闺秀反而是虚构的故事情节,读者一般不太相信梦幻通灵,但我要反问读者书中的风尘闺秀就可信吗?看看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一众姐妹交往的故事,在礼教森严的贵族大家庭根本不可能发生,如史湘云醉卧芍药丛,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等情节只有在妓院才有这样的男女故事。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又因何而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蒙侧批: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蒙侧批:因为传他,并可传我。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第一回提纲:’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以及该回目的正确含义。通常该回目是指甄士隐在睡梦中从僧道二人手中见到了通灵宝玉,以及贾雨村因甄家丫鬟娇杏回头多看了几眼,便从此惦记上了这名丫鬟,但这并非提纲正义。所谓题纲正义究竟是什么,需反复揣摩方可知晓。先看’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其中梦幻一词值得反复推敲,按照正常的行文逻辑,两个梦幻的含义应当一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前者是指作者的一段人生经历,后者却是指甄士隐(作者)的睡梦,这岂不是偷换概念,让人不知所云。再看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段文字相对较长,风尘碌碌后面的文字可以用怀闺秀三字简单概括,因此假语村言怀闺秀即为题纲正义。按照两段文字上下联用词语义相互对称的规则,上联题纲正义应为真事隐梦幻识通灵,如此真事隐与假语村言两两相对,泾渭分明,读者却难以认同,因为大众读者普遍认为假语村言梦幻识通灵 真事隐风尘怀闺秀才符合生活逻辑,看看那些多如牛毛的红学研究文章,几乎无一例外。小说还提醒读者: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反而糊涂了,如此分别真假有无,还用得着提醒吗?因此无论读者相信与否,作者的真实用意就是真事隐梦幻识通灵 假语存风尘怀闺秀,其实这还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题纲正义,真正的含义是梦幻通灵真事隐,假 风尘怀闺秀假语村言,换言之,书中写梦幻通灵的有关情节是真事可信的,风尘闺秀反而是虚构的故事情节,读者一般不太相信梦幻通灵,但我要反问读者书中的风尘闺秀就可信吗?看看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一众姐妹交往的故事,在礼教森严的贵族大家庭根本不可能发生,如史湘云醉卧芍药丛,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等情节只有在妓院才有这样的男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