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邓志东
四川省屏山人,1966年1月生。
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91年9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1994年8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助理、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IEEE学会会员及美国AMSE学会会员等。
研究方向:计算智能、机器人控制与仿真、虚拟现实技术、异步自学习控制、模糊神经网络与再励学习机制及网络非线性动力学等。近10年来,主持或参加包括"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quot;九五"重点科技相关项目以及国家863项目等在内的20余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主持研制的通道用虚拟现实软件开发平台ROBVR1.0 for SGI,具有40余种工业机器人与10余种周边设备三维几何模型,可进行各种工业机器人及周边设备的虚拟示教、编程与再现。利用头盔、立体眼镜、数据手套与多种空间定位设备,可进行包括焊接、装配等机器人化生产系统的虚拟现实景项,1997年获首届"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连续3年获"清华之友--优秀教师奖"。参加专著2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四川省屏山人,1966年1月生。
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1991年9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8月至1994年8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组长助理、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IEEE学会会员及美国AMSE学会会员等。
研究方向:计算智能、机器人控制与仿真、虚拟现实技术、异步自学习控制、模糊神经网络与再励学习机制及网络非线性动力学等。近10年来,主持或参加包括"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quot;九五"重点科技相关项目以及国家863项目等在内的20余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主持研制的通道用虚拟现实软件开发平台ROBVR1.0 for SGI,具有40余种工业机器人与10余种周边设备三维几何模型,可进行各种工业机器人及周边设备的虚拟示教、编程与再现。利用头盔、立体眼镜、数据手套与多种空间定位设备,可进行包括焊接、装配等机器人化生产系统的虚拟现实景项,1997年获首届"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奖,连续3年获"清华之友--优秀教师奖"。参加专著2部,发表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