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26 上午 10:36:40答:
(區別在一般能量設定不會有自我意識,而你的有?)
但目前你沒有太多把「自我意識」表現出來的篇幅。
讀者終究不會知道你只存在腦內的想像是什麼,在他們直接看放出的文字觀感就是「某種常見的外掛」。
頂多是「存在作者方便增加後續劇情事件的後門」
(主角設定向是被閹割一樣停止成長)但他得到了外掛啊(特殊能力+不老)
閹割會被嫌惡(看輕、避諱不談、禁言此詞),很大一個原因是這屬於「單方面的剝奪」,
而且配合著「奪去成年男性幾乎都能有的潛在優勢」的主流想法,
「被閹割」就被貼上「失去力量、無能者」的標籤;
在此前提下,你的角色獲得了不老不死的體質、擁有能治療甚至復活的能力,
同時外表又是「討人喜歡的」小孩/少年,與其說是被閹割,不如說是單純的神格化。
並不能說服他人「閹割沒啥大不了」 ,只會覺得「你沒有同理心、根本沒想過別人也會痛」而已。
.
殘酷點說,這就像你母親認為「你自己憋的」一樣,他不能理解你為什麼(因為身體構造)無法正常,
所以就會說這件事「是你自己選擇的」(但其實算是被他們的疏忽剝奪的
.
.
(關於問是否信神,是前吧風車想要解釋「自己耽於空想的死後解脫」動機)
但你的疑問看起來是有「如果你想问“您认为神存在吗?”」這個前提,
而這個前提基本上是錯的,所以我在說明「我並沒有想問『你是否認為神存在』」,並說明「為何我並沒想問」
.
要說的話你對「找不到厭性同好」的抱怨,有一部份也是這問題,
你假定「厭性同好會想知道你的態度」,但大部分並沒有。
對很多真的厭性的人,你直接一個「我沒有性欲,我討厭性喔」,
跟「我想說明我的性欲」是一樣的「賽博暴露狂」,都是一種「剛見面就拉著人講黃梗」的、被討厭的類型。
.
他們會認為、你大可以先聊點別的題材的事,像是手工藝、繪圖、餐飲養生,為什麼直接講到性?
「誰管你有沒有啊,那不都你自己一張嘴在講的事嗎」、「我們又不想知道」,然後就把你黑單了。
特別是你的行文其實很好認,談論的主題也不多,被認出是「那個看過的帳號」就可能被黑了
.
這其實跟之前我說的「討厭蛋糕,但因為常提到,還是被推送」一樣,
不少厭性人是屬於「完全不想提」的類型,所以當你基於日常的不滿想聊這個(或是被查到曾經發文),
他們第一反應就是「結果你不也是滿口性不性的」、
「說你沒感覺就更噁心,誰管你有沒有感覺,你下一步是要問我有沒有感覺嗎」,
然後把你跟那些「無性高等」論打成「這個人跟話題應該黑單」
.
舉例來說吧,你的情況就像:幾個人在路上看到小貓走過去,「哇好可愛~」、「欸?我沒那麼喜歡貓」
的討論著時,你來一句「我對貓沒信欲喔!」
那其他人的看法其實跟「好想操貓」是一樣、會把你當「某種變態啊」的
.
.
你當然可以討厭性、可以抱有潔癖,但如果想否認「性」在人類(至少是其他人)生理與文化的影響力,
反而會變成你追求理想「乾淨」生活的障礙
.
就像之前說的,如果你沒有足夠理解「網路性氾濫」,
就可能會遇到你認為已經設計出「不會被當性對象的人物」了,卻在後來看到「依然有人物相關的性梗出現」。
我會說「想像力不足」也是指你在這方面「掩耳盜鈴」,「認為自己沒感覺的東西就應該不存在」。
.
之前勸你學外語也是因為這能擴展看到的世界,至少可以幫助你更好的過濾「可能出現性梗的情況」
.
.
(關於提及「從小無生理反應」)
其他人對此並不關心,正如你也不關心他們。
但問題是其他人彼此有很多共同點,
所以只要他們之中有百分之一的人選擇跟你線上吵,你就會認為「為什麼網路上對你的無性宣言都是敵意?」
.
很遺憾這點除了「展現價值」基本沒有其他方法,
他們多半已經展現了「我有正當工作」、「我點讚數很多」、「我很會玩梗」等價值,
而如果你沒有類似的價值展示,就很容易被壓過去。
.
是,網路上的個人帳號應該要平等,但這不能阻止「粉絲」、「同好」基於情感或主張的「合作行動」,
即使連結他們的是你厭惡的性梗,他們終究是一樣針對你發言了。
.
所以才會說「有些效果只有忍耐與偽裝才能獲得」,
例如二創圖文就是一種「偽裝成概念裡的某些角色」,
而他們獲得「粉絲」、「同好」後,就獲得了「可以幫我這樣做」的力量。
.
之所以之前我提過「也許你可以試著上傳募款影片」也是這樣,
「增加關心你、或至少願意傾聽的人」,開頭契機常常也是需要修飾或偽裝。
.
當然如果你覺得「這一點都不值得」,那也沒問題,
我的提議本來就沒有「應該要這樣做」的成分,只是「如果這樣做,可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