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心法吧 关注:4,356贴子:17,469

回复:真心想学内功的人速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我一积气就混身发热,胸口有一团气无法发泻


来自iPad74楼2013-07-20 00:05
收起回复
    很多人练气功,只是在规定的方法中寻找突破,反而忽视气功的本质,那就是气。人体之中气血是相生的,气行脉外,血行脉中,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依赖经脉循行周身,五十周而复大汇,气循阴脉二十五周,气循阳脉二十五周。循环相生,营周不行,犹如河流之水,昼夜不停,契合天地阴阳之理。人体之中有固定的存气之所,依天地之理,心为离,肾为坎,坎离相交,而生氤氲之气,此处必在心下,肾上之间,正所谓坤宫之所,然肾有两肾,内肾和外肾,外肾藏精,心藏神,精神交汇,而气生,此处为真气穴,正在脐后肾前,前七后三之间,两胯骨上之中心,此处练气,虚心静气,内而清虚,则上下冲和,身心舒爽,其中滋味秒不可言,练气者当在此练功,内功方可大成,一旦某天气冲尾闾,直上泥丸,又循回丹田,则任督二脉通,到此天地二桥通,周天成矣。
    大道至简,万变不离其宗,能明者当可成。


    IP属地:安徽75楼2013-07-20 01:10
    回复
      我想学内功?楼主,可以加下qQ不?我跟你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3-07-23 22:12
      回复
        楼主可以发下怎样具体实施如果练出气来又该怎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3-07-24 09:06
        回复
          气功关键在内,也就是内功,也可以说是静功。一切都在于内在的血气运行,
          修炼的前提是,精神安静,内在清虚,以意为引,牵动神息,神呼气吸,心神下降,肾精上升,阴阳汇聚,氤氲生气,气足则万事可行。
          所以没有什么固定的功法,这些不过是一套完整的气的理论,基本上内功都是以这样的原理,与其相信那些没有根据的气功秘籍,不如从根本入手,直接切入要害。


          IP属地:安徽79楼2013-07-24 22:15
          回复
            老实说,有些东西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的清楚的,首先建立在没有对应的知识储备上,就比如说“气血”二字,何为气,何为血,气血是如何运行的,还有对“气行脉外,血行脉中”的理解,同时还有“经脉”的含义,何为脉。人体中有内外之分,外为筋骨皮,内为脏腑,而气血贯穿其间,外壮肌肉,内濡脏腑,这满腔热血老实说具有神性都不为过,“心藏脉,脉舍神”,气血相生,阴阳相贯,何为贯,串起来的意思。所以说经脉其实就是流动的血液,血液是气血共同运行产生的,脉在心中,神在其中,心脏就是生命的发动机,满腔热血都是具有神性的,人体的生命之力就在于这满腔奔腾不息的血液,如果血液停止了,生命力也就停止了,生命也就停止了,自己的血气旺盛,则生命力强劲。


            IP属地:安徽80楼2013-07-24 22:42
            收起回复
              道家功法正版


              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3-07-26 01:21
              收起回复
                太极真传秘诀:如何练就太极内功强大暴发力!
                ——马权友传授太极秘诀
                太极拳是中国国粹,世人称为“东方芭蕾”。它有防身和健身的作用,防能御辱,健能养生。提到防身,笔者要谈谈练到什么程度才可以防身。应该说,要练出太极内功强大暴发力!
                人们常说太极拳“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种说法不全面,或是人云亦云,只说出了太极拳实战中的一方面,而更能展示太极内功的却是“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强大暴发力!有这种内功暴发力,实战中何惧之有?平时,经常有练了多年太极拳的人找我推手,我都以“不会”,婉言谢绝。为什么?其实,如果你有功夫,那么你会看出对方有无功夫,或功夫多大。有人自命不凡,其实一看,他连胯都没有开,太极动作还没有达到“裆走下弧”,脚下没有生根,更不用说身上的力深入地下了。我通过20多年练太极拳、悟太极拳,再加上太极金刚王西安大师的指点,身上有一定的内功。没有内功的人与有内功的人怎么推手?有内功的人稍微用力一抖,没内功的人就可能受不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我在传授学员太极拳时,有的学员曾在接受我传太极拳以前,就练过多年武术了,也总想试试我这个老师的功力。没办法,我看到自己学员的迫切心情,只好用三、四分力量对付他们了。就这样,学员们还是被我打飞,痛苦的受不了,只好规规矩矩地学拳了。同时,我也答应他们将来会教他们太极散手的。
                练到有太极内功这一步,是不容易的,必须有悟性。如果有名师指点,那自然更好了。练出太极内功暴发力,正像一本古书秘籍,太极神奇,古人所言不虚!不是古籍诡秘,是你没有弄通,不是古籍迷信,是你不信,不是古籍没用,是你不用,不是古籍太深,是你理解太浅,不是古籍太老,是你太幼稚了!
                只要能坚持苦练,不懈耕云,总会有收获。人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终有成功之日。时时太极念,举手就练拳,不怕热,不怕冷,不怕雨,不怕风,没有练不成的。现就将自己修炼出太极拳内功,产生强大暴发力的过程总结如下,以便自己更好地体会太极拳或传授他人正宗内功太极拳。
                太极内功强大暴发力产生的每个过程:
                第一步:从基础开始练就丹田力。
                太极拳不分你我,不分种类,各门各式太极,它们的拳理是相通的,都能产生内功暴发力。练拳时一定要放松,一定要有意念引导。放松就是:头上顶、肩下垂、肘下窄、气下沉、松两胯、脚趾叉开抓地。有一种全身没分量的轻灵感觉,但脚用力往下踩,后跟要实。这样才有根基,所谓的“有根”莫过于此。但放松不是松懈,手臂要有一种沉重感,沉甸甸的,越沉,说明你越松。可以这样理解,松懈如不用的鞭绳,正常的松如同甩上力的鞭绳,柔中有弯却有刚性的力度。意念引导是:打拳没人似有人,好像你的前面有人和你实战,你用每招每势去应对对方的招法。这样练下去,丹田就会逐渐有气感。如果再加上时常地站桩,那么效果会更好。若是有太极名师指点,那太极内功的产生就如同虎添翼了!
                经过上一步的锻炼,我们在实战中就有了一定程度杀伤力的资本,但是产生的内力还在丹田,要想法把丹田之气运到四肢才行。丹田(骶骨)是人体的总重心所在,就像一个圆的圆心。人的整体劲力皆由骶骨发出,下一阶段的练习,就要体会内力由中心向梢节传导的感觉。所有运动都以总重心为圆心,做阴阳、左右、前后、上下的圆形旋转运动。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修练太极功力的关键所在,再通过进行桩功训练,使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打通大小周天,用丹田之气带动双臂阴阳舞动,“牵动往来气贴背,实战格斗任挥洒!
                第二步:脊柱和后腰力的产生
                当丹田气产生后,就要开始锻炼脊柱的力量,将丹田之气通过“小周天”将气提上来,再过肩,送到脊柱和后腰,让后背和后腰产生膨胀气,壮实后腰。此劲出自丹田,一旦练出,终身不退。脊柱力是整体力传递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锻炼脊柱时意念应始终感知脊柱,使脊柱和手臂的内在能量达到协调贯通,让意念与身体相随,形神合一.这才开始进入中国武功的大门,为以后的功力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步:周身整体力的产生
                只有周身整体力的产生,你打的太极拳才能称得上登堂入室。那么周身整体力指的是什么呢?“周身整体力”上身后,就具备了实战的功力!周身整体力要体现:“鸡腿”、“龙身”、“熊膀”、“豹头”、“鹰爪”、“雷声”的威猛。“鸡腿”是说通过练习太极拳,松胯而裆走下弧,产生强有力的腿功;“龙身”是指腰部要有游龙舞腰摆尾之内力;“熊膀”意在练就结实的臂膀,就如鞭子把柄,通过正确练习太极拳使背部慢慢变地如同钢板一样坚实,斜方肌与背阔肌向两前侧拉伸,肩胛下沉横开,含胸拔背,背圆胸实,两肋鼓胀,气血充盈,贯注周身。当周身之气膨胀和收缩时,便使内力有极大的弹性和暴发力;“豹头”要求拳练到头顶蓝天,脖如立柱,结实坚挺,劲力从脚下直贯头顶;“鹰爪”顾名思义,说明通过太极拳练习,气贯手指,手有鹰爪一样力度;“雷声”指在发力时发出的自然哼哈之声,如雷响,气贯山河。陈式太极拳犹为如此。特别指出的是,练习陈式太极拳必须运用好呼吸,用好了就会下沉放松,产生极强的暴发力。所以,陈式太极拳实战能力非常强。但千万要注意不能憋气,也不能让气填胸,这样会产生气结,伤身体的。
                第四步:产生肢体稍节力
                产生整体力后,要通过整体骨架贯通,筋力连结,气贯周身,将气力送到手臂,产生抖弹力。这种抖弹力是从松胯下沉,地面给我们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再从脚底到腿,再由腿到腰,贯通周身,通过丹田,全身发紧,瞬间产生极强的暴发力,再传递到手臂或腿脚,形成强有力的攻击力。这一步骤的目的就是通过松开肩关节,练出小臂的松沉力,实战时手臂如同一条钢鞭抽出去。全身发紧就是整体混元劲产生的表现,唯有松之极,才能紧之至,并力之大。这种力量打出来,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承受。以上就是我自己产生内功暴发力的体会,我之秘诀,为已服务。人之不同,谨供参考。


                IP属地:安徽82楼2013-08-07 18:09
                收起回复
                  好贴,顶起。


                  IP属地:甘肃83楼2013-08-08 13:42
                  回复
                    胎息经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
                    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IP属地:安徽84楼2013-08-18 17:19
                    回复
                      发送到邮箱 1106837730@qq.com.谢谢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85楼2013-08-27 15:33
                      回复
                        意系息,神念气,丹田之中婉转悠扬,精满气足,内力可成


                        IP属地:安徽87楼2013-08-30 20:38
                        回复
                          上面的文章对于刚开始练气的人来说,很有指导意义,应该会有所收获


                          IP属地:安徽89楼2013-09-03 14:43
                          回复
                            一个想真心学习内功的人,找一个能带我入门的师父,鄙人无限感激


                            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13-09-06 07:39
                            回复